組織學與胚胎學課程介紹
組織學研究正常人體的微細結構及其相關功能,胚胎學研究人體發生的過程、變化的規律、先天性畸形及其成因。機體的微細結構及其功能是在個體發生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和完善的,隻有了解機體的發生發展規律,才能深刻理解其微細結構和功能,因此組織學與胚胎學既是兩門獨立的學科,而又有着密切的内在聯系。本學科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獲得這兩門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學習其它醫學基礎課程和臨床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組織學與胚胎學理論課程教學大綱
前言
一、基本信息
英文名稱: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适用對象:臨床醫學五年制、醫學影像、法醫、預防、醫學檢驗
課程代碼:1001131
總學時:80 ;學分:5 ;其中理論學時:36 ;實驗(實習)學時:44
二、課程的性質和任務
組織學與胚胎學為最基礎的醫學基礎課程,其授課對象是臨床、法醫、預防、檢驗、影像、口腔專業的學生,任務是為學習後續的其他醫學基礎課程和醫學臨床課程建立人體顯微形态學和胚胎發生學基礎。
三、課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
組織學是研究正常人體的微細結構及其相關功能的一門科學,而胚胎學則是研究人體發生的過程、變化的規律、先天性畸形及其成因。
機體的微細結構及其功能是在個體發生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和完善的,隻有了解機體的發生發展規律,才能深刻理解它們的微細結構和功能,因此組織學與胚胎學既是兩門獨立的學科,而又有着密切的内在聯系。
本學科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獲得關于這兩門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通過本學科的教學,要求學生達到:(1)正确識别各種細胞、組織和器官的光鏡結構以及主要細胞、組織的超微結構,并了解結構與功能的關系;(2)掌握人胚早期發育的基本過程以及胚胎附屬結構的形成、構造和機能意義,熟悉人體各系統發生過程的概況,掌握主要器官的發生過程及常見畸形的成因,從而為學習其它醫學基礎課程和臨床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本學科的各個教學環節中,注意學生的智能和專業外語的培養。培養學生嚴肅的科學态度、嚴格的科學作風和嚴密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使學生通過本學科的學習,初步掌握辯證的科學思維方法。
教師要對本大綱所規定的各章内容作充分的研究,把關鍵性的内容、重點和難點深入淺出地講解清楚;培養同學的自學能力,把教學中便于自學的内容留給學生自學,對有些形态的描述可在實習課讓學生通過對标本、模型及圖象等的觀察來理解。
教師應經常關心本學科的進展,使教學内容能适當反映這門學科的新進展、新動向,但要避免将實驗根據不充分、科學性不足的材料在課堂上講授。
對于本教材中的專題講座内容,原則上不作大課講授,由學生自學,以求深化和拓寬本專業知識面。
(二)基本技能
本學科的基本技能訓練項目是:(1)要求學生能熟練地使用和維護普通光學顯微鏡,熟悉顯微鏡有關部件的用途;(2)能用語言和文字将顯微鏡下所觀察到的細胞、組織和器官形态結構進行正确的叙述和描繪;(3)了解研究組織學與胚胎學常用的技術(如組織切片标本制作、超薄切片制作的基本原理及過程、組織化學和細胞化學術的基本原理、免疫組織化學術的基本原理和應用等),安排一定的學時進行H-E染色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程序的實驗操作,以培養實驗操作的動手能力,為今後從事科學實驗研究工作創造一定的條件。
四、學時分配及安排
教學内容 |
理論學時 |
實驗學時 |
緒論 上皮組織 |
2 |
|
細胞連接 固有結締組織 |
2 |
|
上皮組織 |
3 |
|
軟骨 骨 骨發生 |
2 |
|
固有結締組織 軟骨 |
3 |
|
血液、肌組織 |
2 |
|
骨 骨發生 血塗片 肌組織 |
3 |
|
神經組織 |
2 |
3 |
循環 皮膚 |
2 |
3 |
免疫器官 |
2 |
3 |
消化管 |
2 |
3 |
消化腺 |
2 |
3 |
内耳、眼球、眼睑 |
2 |
3 |
呼吸系統 |
2 |
2 |
泌尿系統 |
2 |
2 |
内分泌系統 |
2 |
2 |
男性生殖系統 |
2 |
2 |
女性生殖系統 |
2 |
3 |
胚胎總論(一) |
2 |
|
胚胎總論(二) |
2 |
|
胚胎總論 |
3 |
|
循環系統發生 |
2 |
3 |
合計 |
36 |
44 |
五、教材、參考資料及學習網址
(一)教材
1.石玉秀主編,《組織學與胚胎學》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7月
2. 李和、李繼承主編,《組織學與胚胎學》第3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年
(二)參考資料及學習網址
1. 成令忠,鐘翠平,蔡文琴主編,《現代組織學》,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
2. 劉厚奇、蔡文琴主編,《醫學發育生物學》第3版,科學出版社,2012年3月
3. 愛課網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組織學與胚胎學》:http://www.icourses.cn/home/
4.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精品課程《組織學與胚胎學》:http://jpkc.hust.edu.cn/
第1章 組織學緒論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組織學的研究内容和學習本課程的目的。
2.掌握組織的概念和基本類型,了解細胞間質的含義、作用及與細胞的關系。
3.熟悉常用組織切片标本制作的基本原理及過程。掌握嗜酸性、嗜堿性、中性、異染性、親銀性和嗜銀性的含義。
4.熟悉透射電鏡标本(超薄切片)制作的基本原理及基本過程。掌握分析透射電鏡圖像時,電子密度高與電子密度低的含義。了解掃描電鏡樣品制作的基本過程、冷凍蝕刻法和x-射線顯微分析術。
5.了解常用組織化學和細胞化學技術的基本原理及應用,了解标本制備的基本過程。
6.了解免疫細胞化學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應用、SABC法等的原理和基本過程,了解标本制備的基本過程。
7.了解同位素示蹤法的基本原理及應用,核酸分子雜交技術的基本原理及應用,放射自顯影技術的基本原理及應用,細胞和細胞化學定量術的基本原理及應用,組織培養技術的特點及應用,細胞融合和細胞分離術的特點及應用。
8.熟悉細胞、組織和器官的立體形态結構與其不同斷面間的關系。
9.了解按國際單位制計量顯微鏡下或顯微照片中結構的長度單位。
二、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1.常用組織切片标本制作的基本原理及過程,各種組織學染色,嗜酸性、嗜堿性、中性、嗜銀性和親銀性的含義。
2.透射電鏡标本(超薄切片)制作的基本原理及基本過程。分析透射電鏡圖像時,電子密度高與電子密度低的含義。
3.細胞、組織和器官的立體形态結構與其不同斷面間的關系。
三、學習的内容和要點
1.組織學的研究内容及其在醫學中的地位,組織的概念和基本類型,細胞間質的含義、作用及與細胞的關系。
2.光鏡組織标本的制備方法:組織切片标本制作的基本原理及過程。嗜酸性、嗜堿性、中性、異染性、嗜銀性和親銀性的含義。
3.普通光學顯微鏡和特殊光學顯微鏡的應用。
4.透射電鏡和掃描電鏡的應用,标本制作的基本原理及基本過程。分析透射電鏡圖像時,電子密度高與電子密度低的含義。共聚焦激光顯微鏡的應用。
5.細胞和組織化學技術、免疫細胞和組織化學技術、原位雜交技術、組織培養和組織工程技術、組織細胞定量技術等組織學研究方法和技術。
6.細胞、組織和器官的立體形态結構與其不同斷面間的關系。
四、英語詞彙、專業術語
histology組織學,tissue組織,extracellular matrix細胞外基質,light microscope光學顯微鏡,
electron microscope電子顯微鏡,ultrastructure超微結構,paraffin sectioning石蠟切片術,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蘇木精-伊紅染色法(HE染色),basophilia嗜堿性, acidophilia嗜酸性,neutrophilia中性,fluorescence microscope熒光顯微鏡,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相差顯微鏡,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透射電鏡術,electrondensity電子密度,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掃描電鏡術,histochemistry組織化學術,cytochemistry細胞化學術,periodic acid Schiff reaction過碘酸希夫反應,PAS反應 ,Feulgen reaction Feulgen反應,immunocytochemistry免疫細胞化學術,immunohistochemistry免疫組織化學,in situ hybridization 原位雜交術,autoradiography 放射自顯影術,image analysis圖像分析術,morphometry形态計量術,stereology體視學,cell culture 細胞培養術,cell line 細胞系,cell strain 細胞株,tissue engineering組織工程
五、思考題
1.組織學常用的技術和方法有哪些?
2.組織學的學習方法和注意事項是什麼?
第2章 上皮組織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上皮組織的一般特點和分類。
2.掌握各種被覆上皮的結構特點、分布和功能。
3.熟悉微絨毛、纖毛和基膜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特點和功能。
4.了解各種細胞連接的超微結構特點和功能。
5.了解腺細胞、腺上皮和腺的概念。
6.熟悉外分泌腺的基本結構、分類及外分泌腺細胞的分泌方式。
7.熟悉蛋白質分泌細胞、糖蛋白分泌細胞、類固醇分泌細胞和肽分泌細胞的光鏡結構及超微結構特點。
二、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上皮組織的一般特點和分類。各種被覆上皮的結構特點、分布和功能。
2.難點:緊密連接、中間連接、橋粒和縫隙連接的超微結構和功能。
三、學習的内容和要點
1.上皮組織的一般特點和分類,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覺上皮及肌上皮細胞的概念。
2.被覆上皮:被覆上皮的一般特點和分類依據。單層扁平上皮、單層立方上皮、單層柱狀上皮、假複層纖毛柱狀上皮、變移上皮、複層扁平上皮和複層柱狀上皮的結構特點、分布及主要功能。
3.上皮組織的特殊結構:微絨毛、纖毛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和功能,基膜、質膜内褶和半橋粒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和功能。
4.腺上皮和腺:腺細胞、腺上皮和腺的概念。腺的發生。外分泌腺、内分泌腺的一般特點。外分泌腺的分泌方式。外分泌腺的基本結構和分類,漿液性腺、黏液性腺和混合性腺的特點。
5.緊密連接、中間連接、橋粒和縫隙連接的超微結構和功能,連接複合體的組成。
6.蛋白質分泌細胞、糖蛋白分泌細胞、類固醇分泌細胞和肽分泌細胞的光鏡結構和超微結構特點。
四、英語詞彙、專業術語
epithelial tissue上皮組織, epithelium上皮, polarity極性, covering epithelium被覆上皮, simples quamous epithelium單層扁平(鱗狀)上皮, mesothelium間皮, endothelium内皮, simple cuboidal epithelium單層立方上皮, simple columnar epithelium單層柱狀上皮, goblet cell杯狀細胞, mucinogen granule黏原顆粒, pseudostratified ciliated columnar epithelium假複層纖毛柱狀上皮, stratified squarnous epithdium複層扁平上皮, stratified columnar epithelium 複層柱狀上皮, transitional epithelium變移上皮, glandular epithelium腺上皮, exocrine gland外分泌腺, endocrine gland内分泌腺, serous cell 漿液性細胞, zymogen granule酶原顆粒, mucous cell黏液性細胞, serous demilune漿半月, myoepithelial cell肌上皮細胞, acinus腺泡, duct導管, microvillus微絨毛, striated border紋狀緣, terminal web終末網, cilium纖毛, dynein動力蛋白, basal body基體, cell junction細胞連接, tight junction緊密連接, zonula occludens閉鎖小帶, intermediate junction中間連接, zonula adherens黏着小帶, desmosome橋粒, gap junction縫隙連接, connexon連接小體, connexon連接蛋白, communication junction通訊連接, junctional complex連接複合體, basement membrane基膜, basal lamina基闆, reticular lamina網闆, lamina lucida透明層, lamina densa緻密層, laminin層黏連蛋白, plasma membrane infolding質膜内褶, hemidesmosome半橋粒
五、思考題
1.試述單層扁平上皮、單層柱狀上皮、假複層纖毛柱狀上皮、變移上皮和複層扁平上皮的結構特點。
2.試述角化複層扁平上皮中與耐受機械磨擦有關的結構。
3.試述微絨毛、纖毛和基膜的光鏡和超微結構特點。
3.試述漿液性細胞和黏液性細胞的主要區别。
第3章 固有結締組織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結締組織的特點和分類。
2.掌握疏松結締組織中主要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纖維和基質的組成和結構。
3.了解組織液的形成和意義。
4.了解緻密結締組織、脂肪組織的結構和功能。
5.了解網狀組織的結構和功能。
二、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疏松結締組織中主要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纖維和基質的結構和功能。
2.難點:基質的結構成分。
三、學習的内容和要點
1.結締組織的特點、分類和來源。
2.疏松結締組織:疏松結締組織的特點和組成。細胞外基質:膠原纖維、彈性纖維、網狀纖維的光鏡結構、染色特點、超微結構和理化特性;基質組成、特性及功能。細胞:成纖維細胞與纖維細胞、巨噬細胞、漿細胞、肥大細胞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和功能。
3.脂肪細胞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和功能;未分化間充質細胞的概念。
4.緻密結締組織、網狀組織的結構特點、分布和功能。
5.脂肪組織的種類、結構特點和功能。
四、英語詞彙、專業術語
connective tissue結締組織, connective tissue proper固有結締組織, mesenchyme間充質, loose connective tissue 疏松結締組織, areolar tissue蜂窩組織, fibroblast成纖維細胞, fibrocyte纖維細胞, macrophage巨噬細胞, histocyte 組織細胞, chemotaxis 趨化性, chemotactic factor 趨化因子, phagocytosis吞噬作用, antigen抗原, antigen presenting cell抗原提呈細胞, lysozyme溶菌酶, complement 補體, interleukin-1白細胞介素1, plasma cell漿細胞, antibody抗體, immunoglobulin,Ig免疫球蛋白, mast cell肥大細胞, heparin肝素, histamine組胺, leukotrienes白三烯, fat cell脂肪細胞, undifferentiated mesenchymal cell未分化的間充質細胞, collagenous fiber膠原纖維, collagenous fibril膠原原纖維, elastic fiber彈性纖維, elastin彈性蛋白, microfibril微原纖維, reticular fiber網狀纖維, ground substance基質, proteoglycan蛋白多糖, glycosaminoglycan,GAG 糖胺多糖, chondroitin sulfate硫酸軟骨素, keratin sulfate硫酸角質素, heparin sulfate 硫酸肝素, hyaluronic acid 透明質酸, fibronectin 纖維黏連蛋白, tissue fluid 組織液, dense connective tissue緻密結締組織, adipose tissue脂肪組織, reticular tissue網狀組織
五、思考題
1.試述成纖維細胞的結構特點及功能。
2.試述漿細胞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和功能。
3.試述巨噬細胞的結構特點和主要功能。
4.試述肥大細胞的結構特點及與過敏反應的關系。
5.試述疏松結締組織三種纖維的區别。
第4章 血液和淋巴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血液有形成分的光鏡結構和主要功能。
2.熟悉血液有形成分的正常值,了解各種白細胞及血小闆的超微結構特征。
3.了解淋巴的概念與組成。
4.了解造血幹細胞的起源、分布和基本特征。
5.了解紅細胞和粒細胞發生過程中形态變化的基本規律。
6.了解單核細胞、血小闆和淋巴細胞發生的基本過程。
二、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血液有形成分的光鏡結構和主要功能。
2.難點:紅細胞和粒細胞發生過程中形态變化的基本規律。
三、學習的内容和要點
1.血液:血液的組成,血漿與有形成分。
2.紅細胞:紅細胞的形态結構、大小、功能及正常血液中紅細胞的數量;紅細胞正常形态的維持與ATP供能的關系;網織紅細胞的結構特點和數量變化的意義。
3.白細胞:白細胞的分類依據。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粒細胞、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特點及功能;正常血液中各種血細胞的數量及百分率。
4.血小闆:血小闆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功能和在正常血液中的數量。
四、英語詞彙、專業術語
blood血液,lymph淋巴,plasma血漿,serum血清,blood cell血細胞,erythrocyte,red blood cell紅細胞,hemoglobin,Hb血紅蛋白,erythrocyte membrane skeleton紅細胞膜骨架,spectrin血影蛋白,erythrocyte ghost血影,reticulocyte網織紅細胞,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白細胞,neutrophilic granulocyte,neutrophil中性粒細胞,azurophilic granule嗜天青顆粒,specific granule特殊顆粒,phagocytin吞噬素,defensin 防禦素,basophilic granulocyte,basophil嗜堿性粒細胞,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eosinophil嗜酸性粒細胞,monocyte 單核細胞,lymphocyte淋巴細胞,bone dependent lymphocyte骨髓依賴淋巴細胞,B細胞,thymus dependent lymphocyte胸腺依賴淋巴細胞,T細胞,nature killer cell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blood platelet血小闆,granulomere顆粒區,hyalomere 透明區,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血小闆源性生長因子,thrombospondin 凝血酶敏感蛋白,bone marrow骨髓,hemopoietic stem cell造血幹細胞
五、思考題
1.試述各類有粒白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2.試述各類無粒白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3.試述紅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4.試述各種血細胞的正常值。
第5章 軟骨和骨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透明軟骨的結構及分布,了解彈性軟骨、纖維軟骨的結構特點及分布。
2.了解軟骨膜的結構與功能,了解軟骨的生長方式。
3.掌握骨組織的結構。
4.了解成骨細胞與破骨細胞在血鈣調節中的作用。
5.掌握長骨的結構。
6.熟悉骨發生的兩種方式。
7.了解骨的改建過程及影響骨生長的因素。
二、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透明軟骨的結構及分布;骨組織的結構;長骨的結構。
2.難點:骨發生的兩種方式。
三、學習的内容和要點
1.軟骨:軟骨的基本結構與分類依據。
透明軟骨:透明軟骨的結構、分布。軟骨細胞的光鏡結構和超微結構特點,基質、纖維的特點。
2.骨
(1)骨組織的結構:骨組織的組成。骨質(骨闆)的結構及化學成分。骨組織的細胞種類。骨細胞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特點;成骨細胞的來源、光鏡結構、超微結構特點及功能,骨組織發生的基本過程,類骨質,破骨細胞的來源、光鏡結構、超微結構特點及功能。
(2)長骨的結構:骨松質、内環骨闆、外環骨闆、骨單位與間骨闆。
3、骨的發生:膜内成骨發生的過程。軟骨内成骨發生的過程;軟骨雛形形成,軟骨周骨化,軟骨内骨化,初級骨化中心的形成,骨髓腔的形成,次級骨化中心的出現。骺闆生長與骨的增長,骨外膜與骨幹的增粗。
3.軟骨膜的結構與功能。軟骨的生長方式,間質生長,外加生長。
4.纖維軟骨與彈性軟骨的結構特點與分布。
5.骨膜的結構、分布與功能。
四、英語詞彙、專業術語
cartilage tissue軟骨組織,chondrocyte 軟骨細胞,cartilage lacuna軟骨陷窩,isogenous group 同源細胞群,cartilage matrix軟骨基質,cartilage capsule軟骨囊,perichondrium軟骨膜,hyaline cartilage透明軟骨,fibrous cartilage纖維軟骨,elastic cartilage彈性軟骨,perichondrium軟骨膜,chondroblast成軟骨細胞,osseous tissue骨組織,bone matrix骨基質,osteocalcin 骨鈣蛋白,osteopontin骨橋蛋白,osteonectin骨黏連蛋白,calbindin鈣結合蛋白,osteoid類骨質,bone lamella骨闆,compact bone密質骨,spongy bone松質骨,osteoprogenitor cell骨祖細胞,osteoblast成骨細胞,matrix vesicle基質小泡,osteocyte骨細胞,bone lacuna骨陷窩,bone canaliculus骨小管,osteoclast破骨細胞, ruffled border皺褶緣,perforating canal 穿通管,circumferential lamella環骨闆,Haversian system 哈弗斯系統,osteon 骨單位,central canal中央管,interstitial lamell間骨闆,cement line黏合線,endosteum骨内膜,periosteum 骨外膜,intramembranous ossification膜内成骨,ossification center 骨化中心,endochondral ossification 軟骨内成骨,cartilage model軟骨雛形,bone collar 骨領,primary ossification center 初級骨化中心,secondary ossification center 次級骨化中心,epiphyseal plate 骺闆,reserve cartilage zone 軟骨儲備區,proliferating cartilage zone 軟骨增生區,calcified cartilage zone 軟骨鈣化區,ossification zone 成骨區,synovial membrane 滑膜,synovial cell 滑膜細胞,
五、思考題
1.試述骨組織的細胞類型及其結構和功能。
2.試述骨密質、骨松質的結構。
第6章 肌組織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三種肌組織的光鏡結構。
2.掌握骨骼肌纖維和心肌纖維超微結構及其異同點。
3.了解平滑肌的超微結構特點。
二、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三種肌組織的光鏡結構;骨骼肌纖維和心肌纖維超微結構及其異同點。
2.難點:骨骼肌纖維和心肌纖維超微結構及其異同點。
三、學習的内容和要點
1.肌組織的組成與特性。
2.骨骼肌:肌肉的結構,肌内膜、肌束膜和肌外膜。骨骼肌纖維的光鏡結構,肌原纖維,明帶與暗帶,肌節。骨骼肌纖維的超微結構,粗肌絲與細絲的分子結構、排列,橫小管、肌漿網、三聯體。
3.心肌:心肌纖維與骨骼肌纖維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的主要異同點,閏盤的超微結構與功能。
4.平滑肌:平滑肌纖維的光鏡結構和超微結構。
四、英語詞彙、專業術語
muscle tissue肌組織,muscle fiber 肌纖維,sarcolemma肌膜,sarcoplasm肌漿,striated muscle橫紋肌,skeletal muscle骨骼肌,epimysium肌外膜,perimysium肌束膜,endomysium肌内膜,muscle satellite cell肌衛星細胞,myofibril肌原纖維,cross striation橫紋,light band明帶,dark band暗帶,thick myofilament粗肌絲,thin myofilament細肌絲,actin肌動蛋白,tropomyosin原肌球蛋白,troponin肌鈣蛋白,myosin肌球蛋白,cross bridge橫橋,transverse tubule橫小管,sarcoplasmic reticulum肌漿網,longitudinal tubule縱小管,terminal cisternae終池, triad三聯體,cardiac muscle心肌,intercalated disk閏盤,diad二聯體,smooth muscle平滑肌,dense patch密斑,dense body密體,
五、思考題
1.試比較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纖維的光鏡結構特點。
2.簡述骨骼肌纖維的光鏡和超微結構。
3.試述骨骼肌肌原纖維中肌絲的組成和分子結構。
4.試比較骨骼肌細胞和心肌細胞的光鏡和電鏡結構的同異。
第7章 神經組織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神經組織的基本組成、神經元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及神經元的分類。
2.掌握突觸的概念、功能、分類及結構特點。了解神經遞質的分類。
3.熟悉神經膠質細胞的分類、光鏡結構、分布及功能。
4.掌握神經纖維的分類、光鏡結構和超微結構。了解神經的結構。
5.熟悉神經末梢的分類、結構及功能,掌握運動終闆的結構特點及功能。
二、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神經元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及神經元的分類;突觸的概念、功能、分類及結構特點;神經纖維的分類、光鏡結構和超微結構。
2.難點:突觸的概念和結構特點;神經纖維的光鏡結構和超微結構。
三、學習的内容和要點
1.神經組織的組成:神經細胞與神經膠質細胞。
2.神經元:神經元的分類。神經元細胞膜的功能;胞體、樹突和軸突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及功能。
3.神經膠質細胞:神經膠質細胞的分類,中樞神經系統膠質細胞(星形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小膠質細胞和室管膜細胞)和周圍神經系統膠質細胞(Schwann細胞和衛星細胞)的光鏡結構與功能。
4.突觸:突觸的概念、功能和分類。化學性突觸的光鏡結構和超微結構。
5.神經纖維和神經:神經纖維的組成與分類。有髓神經纖維的光鏡結構,神經膜。髓鞘的形成與超微結構。
6.神經末梢:神經末梢的分類。感覺神經末梢(遊離神經末梢、觸覺小體、環層小體和肌梭的結構與功能;軀體運動神經末梢(運動終闆)的結構與功能。
7.神經纖維的潰變與再生。
8.神經遞質的分類;受體的概念;電突觸。
9.無髓神經纖維的形成與結構特點;神經的光鏡結構。
10.内髒運動神經末梢的結構與功能。
11.神經纖維的潰變與再生。
四、英語詞彙、專業術語
nerve tissue神經組織,nerve cell神經細胞,neuron神經元,neuroglial cell神經膠質細胞,Nissl body尼氏體,neurotransmitter神經遞質,neuromodulator神經調質,neurofibril神經原纖維, neurofilament神經絲,dendrite樹突,dendritic spine樹突棘,axon軸突,axon hillock軸丘,axolemma軸膜, axoplasm軸質, axonal transport軸突運輸,multipolar neuron多極神經元,bipolarneuron雙極神經元, pseudounipolar neuron假單極神經元,Golgi type I neuron高爾基I型神經元, Golgi typeⅡneuron高爾基Ⅱ型神經元, sensoryneuron感覺神經元,afferent neuron傳入神經元,motor neuron運動神經元,efferent neuron傳出神經元,interneuron中間神經元,neural stem cell神經幹細胞,nestin巢蛋白,synapse突觸,presynaptic element突觸前成分, synaptic cleft突觸間隙,postsynaptic element突觸後成分,synaptic knob突觸小體,synapse vesicle突觸小泡,synapsin 突觸素,astrocyte 星形膠質細胞,glial filament膠質絲,foot plate 腳闆,glial limitans 膠質界膜,neurotrophic factor,GDNF 神經營養因子,oligodendrocyte少突膠質細胞,microglia小膠質細胞,ependymal cell室管膜細胞,Schwann cell Schwann細胞,Satellite cell衛星細胞, nerve fiber神經纖維,myelin sheath髓鞘,myelinated nerve fiber有髓神經纖維, Ranvier node郎飛結,intemode結間體, myelin 髓磷脂,incisure of myelin 髓鞘切迹,Schmidt-Lantermann incisure 施-蘭切迹,unmyelinated nerve fiber 無髓神經纖維,nerve 神經,epineurium 神經外膜,perineurium 神經束膜,endoneurium 神經内膜,sensory nerve ending感覺神經末梢,free nerve ending遊離神經末梢,tactile corpuscle觸覺小體,lamellar corpuscle環層小體,muscles pindle肌梭,motor nerve ending運動神經末梢,motor end plate運動終闆,neuromuscular junction神經肌連接,motor unit運動單位,varicosity膨體
五、思考題
1.試述多極神經元的形态結構。
2.試比較星形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和小膠質細胞的形态結構。
3.試述化學突觸的超微結構及信息傳遞過程。
4.試比較中樞和周圍有髓神經纖維和無髓神經纖維的組成與結構。
第8章 神經系統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脊髓灰質、大腦皮質、小腦皮質的基本結構。
2.掌握大腦錐體細胞和小腦蒲肯野細胞的光鏡結構。
3.熟悉神經膠質細胞的光鏡結構。
4.了解神經節的分類和結構。
5.掌握血腦屏障的結構和功能。
二、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大腦錐體細胞和小腦蒲肯野細胞的光鏡結構;血腦屏障的結構。
2.難點:大腦皮質和小腦皮質的基本結構。
三、學習的内容和要點
1.脊髓灰質的結構;大腦皮質的分層和神經元類型;小腦皮質的神經元和分層;大腦維體細胞及小腦蒲肯野細胞的形态結構。
2.血腦屏障的組成、結構特點和功能。
自學内容要點
1.脊髓白質;大腦皮質神經元的聯系;小腦皮質神經元的聯系。
2.神經節:腦脊神經節;自主神經節。
3.腦脊膜。
4.脈絡叢和腦脊液。
四、英語詞彙、專業術語
nervous system神經系統,gray matter灰質,white matter白質,cortex皮質,pyramidal cell錐體細胞,molecular layer分子層,external granular layer外顆粒層,external pyramidal layer外錐體細胞層,internal granular layer内顆粒層,internal pyramidal layer内錐體細胞層,polymorphic layer多形細胞層,Purkinje cell浦肯野細胞,climbing fiber攀緣纖維,mossy fiber苔藓纖維,cerebellar glomerulus小腦小球,Ranshaw cell閏紹細胞,ganglion cell節細胞,dura mater硬膜,arachnoid蛛網膜,pia mater軟膜,blood-brain barrier血-腦屏障,choroids plexus脈絡叢,cerebrospinal fluid腦脊液
五、思考題
1.試述大腦皮質的基本結構。
2.試述小腦皮質的基本結構。
3.試述錐體細胞和蒲肯野細胞的形态結構。
4.試述脊髓灰質的基本結構。
第9章 循環系統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血管壁的一般結構。
2.掌握大動脈(彈性動脈)、中動脈(肌性動脈)和小動脈的結構特點和功能。
3.熟悉毛細血管的光鏡結構及各型毛細血管的超微結構及功能。
4.熟悉中靜脈和小靜脈的結構特點。了解大靜脈的結構。
5.掌握心髒壁各層及瓣膜的結構。
6.了解心傳導系統的組成。掌握蒲肯野纖維的分布和結構特點。
7.了解淋巴管的一般結構。
二、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血管壁的一般結構,大動脈(彈性動脈)、中動脈(肌性動脈)和小動脈的結構特點;各型毛細血管的超微結構;心髒壁各層的結構, 蒲肯野纖維的分布和結構特點。
2.難點:毛細血管的光鏡結構及各型毛細血管的超微結構及功能。
三、學習的内容和要點
1.血管壁的一般結構。
2.大動脈、中動脈、小動脈及微動脈的劃分、光鏡結構和功能。
3.毛細血管的光鏡結構、連續毛細血管、有孔毛細血管和血窦的超微結構特點及功能。
4.心髒壁各層的結構,心瓣膜的結構和功能。蒲肯野纖維的光鏡結構特點。
自學内容要點:
1.微動脈、過度型和特殊型動脈、動脈管壁結構與功能的關系、血管壁的特殊感受器。
2.微靜脈、小靜脈、中靜脈和大靜脈的劃分,光鏡結構特征。
3.微循環的血管和通路,其它微循環形式。
4.心傳導系的組成和分布,蒲肯野纖維的超微結構特點。
5.淋巴管:毛細淋巴管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和功能。淋巴管的結構特點。
四、英語詞彙、專業術語
circulatory system 循環系統,heart心髒,myocardium心肌膜,endocardium心内膜,subendocardial layer心内膜下層,subendothelial layer内皮下層,cardiac skeleton心骨骼,specific artrial granule心房特殊顆粒,ar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心房鈉尿肽,epicardium心外膜,serosa漿膜,cardiac value心瓣膜,pacemaker cell起搏細胞,transitional cell移行細胞,Purkijie fiber蒲肯野纖維,large artery大動脈,elastic artery彈性動脈,tunica intima内膜,Weibel-Paladebody W-P小體,Von Willebrandt factor, vWF Von Willebrandt因子,tunica media中膜,tunica adventitia外膜,medium-sized artery中動脈,muscular artery肌性動脈,small小動脈,arteriole artery微動脈,capillary毛細血管,pericyte周細胞,continuous capillary連續毛細血管,fenestrated capillary有孔毛細血管,sinusoidal血窦,sinusoid capillary窦狀毛細血管,venule微靜脈,posteapillary venule毛細血管後微靜脈,small vein小靜脈,medium-sized vein中靜脈,large vein大靜脈,microcirculation微循環,precapillary arteriole毛細血管前微動脈,meta-arteriole中間微動脈,true capillary真毛細血管,precapillary sphincter毛細血管前括約肌,thoroughfare channel直捷通路,arteriovenous anastomosis動靜脈吻合,lymphatic capillary毛細淋巴管,lymphatic vessel淋巴管,lymphatic duct淋巴導管
五、思考題
1.試述各類毛細血管的結構特點、分布和功能意義。
2.結合連續毛細血管的特點論述血-腦屏障的生理意義。
3.試述血管壁的一般組織學結構。
第10章 免疫系統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免疫系統的組成及淋巴細胞的分類。
2.熟悉抗原呈遞細胞的分布和功能。
3.熟悉淋巴組織的分類、基本結構及功能。
4.熟悉淋巴器官的分類、基本結構及功能。
5.掌握胸腺的組織結構、年齡變化和主要功能。
6.掌握淋巴結和脾的組織結構與功能,熟悉淋巴細胞再循環的途徑和意義。
7.了解腭扁桃體的組織結構和功能。
二、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胸腺、淋巴結和脾的組織結構。
三、學習的内容和要點
1.免疫系統的組成。免疫的概念。
2.淋巴細胞的主要類群,T、B等淋巴細胞在免疫應答中的作用。抗原呈遞細胞的分布和功能。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組成、分布和功能特點。
3.淋巴組織的基本成份,淋巴小結和彌散淋巴組織的結構特點、相互關系、細胞成分的差異及功能。
4.胸腺的結構:皮質和髓質,胸腺上皮細胞的分類、形态結構和功能。血-胸腺屏障。胸腺的年齡變化和功能。
5.淋巴結的結構:皮質與髓質。深層皮質單位。淋巴窦與淋巴索的結構特點與功能。毛細血管後微靜脈的結構與功能。淋巴細胞再循環的途徑與功能意義。淋巴結的功能。
6.脾的結構:白髓、紅髓及邊緣區。動脈周圍淋巴鞘、脾小體、邊緣區、脾索及啤血窦的結構特點;脾的功能。
7.淋巴結的濾泡樹突細胞和交錯突細胞。淋巴結的淋巴通路。
8.腭扁桃體的結構特點和功能。
四、英語詞彙、專業術語
immune system免疫系統,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olecules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分子 naive T cell初始T細胞,effector T cell效應T細胞,memory T cell記憶T細胞,cytotoxic T cell 細胞毒性T細胞,perforin穿孔素,granzyme顆粒酶,helper T cell輔助性T細胞,suppressor T cell抑制性T細胞,cellular immunity細胞免疫
humoral immunity體液免疫,recirculation of lymphocyte淋巴細胞再循環
mononuclear phagocytic system單核吞噬細胞系統, dendritic cell,DC 樹突狀細胞,interstitial dendritic cell間質樹突狀細胞,veiled cell面紗細胞,interdigitating cell交錯突細胞,lymphoid tissue淋巴組織,diffuse lymphoid tissue 彌散淋巴組織,high endothelial venule 高内皮微靜脈,lymphoid follicle 淋巴濾泡,lymphoid nodule 淋巴小結,germinal center 生發中心,dark zone 暗區,light zone明區,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濾泡樹突狀細胞,central lymphoid organ中樞淋巴器官,peripheral lymphoid organ外周淋巴器官,capsule被膜,thymic lobule胸腺小葉,thymic stromal cell胸腺基質細胞,cortex皮質,thymic epithelial cell胸腺上皮細胞,nurse cell哺育細胞,thymosin 胸腺素,thymocyte 胸腺細胞,thyrnopoietin胸腺生成素,medulla髓質,thymic corpuscle胸腺小體,blood-thymus barrier血-胸腺屏障,afferent lymphatic vessel輸入淋巴管,efferent lymphatic vessel輸出淋巴管,trabecula小梁,superfacial cortex淺層皮質, paracortex zone副皮質區,thymus dependent area胸腺依賴區,cortical sinus皮質淋巴窦,medullary sinus髓窦,medullary cord髓索,white pulp白髓,periarterial lymphatic sheath動脈周圍淋巴鞘,marginal sinus邊緣窦,marginal zone邊緣區,red pulp紅髓,splenic cord脾索,penicillar arteriole筆毛微動脈,splenic sinus脾血窦,lymphoepithelial tissue淋巴上皮組織
五、思考題
1.試述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組成、分布和功能特點。
2.簡述淋巴細胞再循環的途徑和意義。
3.比較淋巴結和脾的結構和功能的同異。
4.在細胞免疫應答和體液免疫應答過程中,淋巴結和脾的結構各發生什麼變化?
5.試述T淋巴細胞在胸腺内的分化發育及其在周圍淋巴器官内的分布和免疫應答。
第11章 皮膚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皮膚的基本結構,了解角質形成細胞的角化過程。
2.了解黑素細胞的光鏡結構和超微結構、分布和功能。
3.了解郎格漢斯細胞和梅克爾細胞的結構特點、分布及功能。
4.熟悉毛、皮脂腺、汗腺的光鏡結構和功能。
二、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皮膚的基本結構;毛、皮脂腺、汗腺的光鏡結構。
2.難點:黑素細胞、郎格漢斯細胞和梅克爾細胞的結構特點和功能。
三、學習的内容和要點
1.表皮和真皮的結構。
2.表皮的分層、各層的光鏡結構和超微結構。
3.黑素細胞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分布和功能。
4.真皮的乳頭層和網狀層的結構。
5.毛的光鏡結構:毛幹、毛根、毛囊、毛球和毛乳頭的基本結構。
6.汗腺的光鏡結構特點和功能。
7.皮脂腺的光鏡結構和功能。
8.立毛肌的位置、結構和功能。
9.表皮的角化過程,薄表皮的結構特點。
10.郎格漢斯細胞和梅克爾的光鏡結構、分布和功能。
11.皮下組織的結構。
12.汗腺的超微結構特點;大汗腺的分布和結構特點。
13.毛的生長和替換。
14.自學指(趾)甲的基本結構。
四、英語詞彙、專業術語
skin皮膚,epidermis表皮,keratinocyte角質形成細胞,stratum basale,basal layer基底層,basal cell基底細胞,keratin filament角蛋白絲,tonofilament張力絲,stratum spinosum 棘層,keratin 角質,spinous cell棘細胞,involucrin外皮蛋白,lamellar granule闆層顆粒,stratumg ranulosum 顆粒層,keratohyalin granule透明角質顆粒,stratum lucidum 透明層,stratum corneum 角質層,horny cell角質細胞,melanocyte黑素細胞,melanosome黑素體, melanin 黑色素,melanin granule黑素顆粒,Langerhans cell朗格漢斯細胞,Birbeck granule伯貝克顆粒,Merkel cell梅克爾細胞,dermis真皮,papillary layer乳頭層,dermal papilla真皮乳頭,reticular layer網織層,hypodermis皮下組織,hair毛, hair matrix cell毛母質細胞,sebaceous gland皮脂腺,sweat gland汗腺,apocrine sweat gland 頂泌汗腺
五、思考題
1.從角化的過程,試述表皮各層角質形成細胞形态結構的變化。
2.試述毛的基本結構及其生長更新過程。
第12章 内分泌系統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内分泌腺的一般結構。
2.掌握含氮激素分泌細胞和類固醇激素分泌細胞的超微結構特征。
3.掌握甲狀腺、腎上腺及腦垂體的光鏡結構及所分泌的激素。了解甲狀旁腺的結構與功能。
4.掌握垂體門脈系統的組成及意義。
5.掌握下丘腦與垂體的關系。
6.了解彌散神經内分泌系統的概念。
二、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甲狀腺、腎上腺及腦垂體的光鏡結構;垂體門脈系統的組成及意義;下丘腦與垂體的關系。
2.難點:下丘腦與垂體的關系。
三、學習的内容和要點
1.内分泌系統的組成。 内分泌腺的一般結構。含氮激素分泌細胞和類固醇激素分泌細胞的超微結構特征。激素的靶器官、靶細胞的含義。
2.甲狀腺的一般結構。甲狀腺濾泡上皮的光鏡結構和功能。濾泡旁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4、腎上腺的一般結構。皮質各帶的光鏡結構及功能。皮質細胞超微結構的共同特征。髓質細胞的光鏡結構及功能。
5.垂體的分部
6.腺垂體:遠側部的一般結構。嗜酸性和嗜堿性細胞的光鏡結構和功能。
7.神經垂體:神經部的光鏡結構。垂體細胞的光鏡結構和功能,赫令體與其所含激素的來源。
8.垂體門脈系統的組成和意義。
9.下丘腦與腺垂體遠側部的關系。視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經内分泌細胞産生的激素到達遠側部的途徑。
10.下丘腦與神經垂體的關系。
11.甲狀腺濾泡上皮的超微結構。
12.甲狀旁腺的一般結構。主細胞的光鏡結構和功能,嗜酸性粒細胞的光鏡結構。
13.腎上腺髓質細胞的超微結構。腎上腺的血管分布特點及對髓質腎上腺素形成的影響。
14.腺垂體遠側部嗜酸性和嗜堿性細胞的超微結構。嫌色細胞的光鏡結構和功能。中間部和結節部的結構特點。
15.垂體的血管分布。
16.松果體的結構。
17.彌散神經内分泌系統。
四、英語詞彙、專業術語
endocrine system内分泌系統,hormone激素,paracrine旁分泌,target organ靶器官,target cell靶細胞,thyroid follicle甲狀腺濾泡,follicular epithelial cell濾泡上皮細胞,colloid膠質,thyroxine甲狀腺素, parafollicular cell濾泡旁細胞, calcitonin 降鈣素,chief cell,principal cell主細胞,parathyroid hormone甲狀旁腺激素,zona glomerulosa 球狀帶,mineralocorticoid 鹽皮質激素,aldosterone 醛固酮,zona fasciculate 束狀帶,glucocorticoid 糖皮質激素,cortisol 皮質醇,zona reticularis 網狀帶,chromaffin cell 嗜鉻細胞,adrenaline腎上腺素, noradrenaline 去甲腎上腺素, pars distalis遠側部,acidophil 嗜酸性細胞,somatotroph,STH cell生長激素細胞,growth hormone,GH;somatotropin 生長激素,mammotroph,prolactin cell催乳激素細胞,mammotropin,prolactin催乳激素,basophil嗜堿性細胞,anglotensmogen血管緊張素原,galanin 甘丙肽,neurohypophysis 神經垂體,neurohypophyseal bud神經垂體芽,hypophysis 垂體,adenohypophysis 腺垂體,chromophil cell 嗜色細胞,thyrotroph 促甲狀腺激素細胞,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促甲狀腺激素,corticotroph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細胞,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gonadotroph 促性腺激素細胞,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 卵泡刺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 黃體生成素,interstitial cell stimulating hormone間質細胞刺激素,chromophobe cell 嫌色細胞,pars intermedia 中間部,melanocyte stimulating hormone, MSH黑素細胞刺激素,pars tuberalis 結節部,hypophyseal portal system垂體門脈系統,releasing hormone,RH 釋放激素,release inhibiting hormone,RIH 釋放抑制激素,Herring body 赫令體,pituicyte 垂體細胞,antidiuretic hormone,ADH 抗利尿激素,oxytocin 催産素,vasopressin 加壓素,pineal body 松果體,melatonin 褪黑素,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 cell 攝取胺前體脫羧細胞,APUD細胞,diffuse neuroendocrine system,DNFS 彌散神經内分泌系統
五、思考題
1.試比較含氮激素分泌細胞與類固醇激素分泌細胞的結構特點。
2.試述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與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儲存和釋放相關的超微結構,并說明它們的作用。
3.簡述腎上腺的結構和功能。
4.簡述垂體的分部及各部的結構和功能。
5.試述下丘腦與腺垂體、神經垂體的關系。
6.試述彌散神經内分泌系統的概念、組成和意義。
第13章 消化管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消化管的基本結構及各段結構特點和功能。
2.了解口腔黏膜的結構。
3.了解舌黏膜、牙和牙周組織的結構。
4.了解消化管淋巴組織分布及其免疫功能。
5.熟悉胃腸内分泌細胞的分布,主要類型和功能。
二、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消化管的基本結構及各段結構特點
2.難點:消化管淋巴組織分布及其免疫功能;胃腸内分泌細胞的分布,主要類型和功能。
三、學習的内容和要點
1.消化管的基本結構:黏膜層、黏膜下層、肌層與外膜的結構與功能。
2.食管:食管的結構特點。
3.胃:胃黏膜的結構,上皮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與功能。胃底腺的結構、主細胞、壁細胞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和功能。頸黏液腺細胞的結構特點。贲門腺與幽門腺。胃其它各層結構。
4.小腸:小腸黏膜結構,絨毛的結構與功能,吸收細胞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及其功能。杯狀細胞的分布、結構和功能。腸腺的結構,潘氏細胞的結構與功能。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的結構特點。
5.大腸:結腸的結構特點和功能。
6.闌尾的結構特點,直腸與肛管的結構特點。
7.消化管與免疫:消化管内淋巴組織的分布,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的産生,排泌過程及功能意義。
8.胃腸内分泌細胞:胃腸内分泌細胞的分布、光鏡結構與超微結構,幾種主要内分泌細胞分泌的激素及其功能意義。
9.口腔黏膜的結構。
10.舌:舌黏膜的結構。舌乳頭的類型與結構,味蕾的分布、結構與功能。
11.自學牙釉質、牙本質、牙骨質和牙髓的結構,牙周膜和牙龈的結構。
12.自學咽的結構特點。
四、英語詞彙、專業術語
digestive system消化系統,digestive tract消化管,mucosa黏膜,lamina propria 固有層,muscularis mucosa 黏膜肌層,submucosa 黏膜下層,plica 皺襞,muscularis肌層,adventitia外膜,serosa漿膜,fibrosa 纖維膜,lingual papillae舌乳頭,taste bud 味蕾, dentin 牙本質,odontoblast成牙本質細胞,enamel釉質,cementum 牙骨質, dental pulp牙髓,peridental membrane牙周膜,gingiva牙龈,gastric pit胃小凹,surface mucous cell表面黏液細胞,fundic gland胃底腺,oxyntic gland 泌酸腺 ,chief cell主細胞,zymogenic cell胃酶細胞,pepsinogen 胃蛋白酶原,parietal cell 壁細胞,oxyntic cell 泌酸細胞,intracellular secretory canaliculus細胞内分泌小管,tubulovesicular system 微管泡系統,intrinsic factor 内因子,mucous neck cell頸黏液細胞,stem cell 幹細胞,cardiac gland 贲門腺,pyloric gland幽門腺, gastrin 胃泌素,mucous-HCO3- barrier黏液-碳酸氫鹽屏障,intestinal villus 腸絨毛,small lintestina lgland小腸腺,crypts of Lieberkühn Lieberkühn隐窩,absorptive cell 吸收細胞,goblet cell杯狀細胞,Paneth cell Paneth細胞,defensin 防禦素,cryptdin 隐窩素,cholecykinin-pancreozymin, CCK-PZ 膽囊收縮素-促胰酶素,secretin 促胰液素
central lacteal 中央乳糜管 duodenal gland 十二指腸腺,microfold cell 微皺褶細胞,secretory IgA, sIgA 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olitary lymphoid nodule 孤立淋巴小結,aggregated lymphoid nodule集合淋巴小結
五、思考題
1.試聯系功能比較食管、胃底、小腸、結腸四者黏膜的結構特點。
2.試比較壁細胞與主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3.試比較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結構的異同。
4.試闡明消化管淋巴組織的特殊性及其意義。
第14章 消化腺
一、目的和要求
1.熟悉漿液性腺泡,黏液性腺泡和混合性腺泡的結構特點。
2.掌握胰腺外分泌部的結構和功能,掌握胰島細胞的類型和功能,熟悉胰島細胞的超微結構特點。
3.掌握肝的結構與功能概況,肝小葉與門管區的結構。
4.熟悉肝細胞、肝血窦的超微結構特點。
5.了解膽囊的組織結構。
二、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胰腺外分泌部的結構和功能,胰島細胞的類型和功能;肝的結構與功能概況,肝小葉與門管區的結構。
2.難點:肝小葉與門管區的結構。
三、學習的内容和要點
1.消化腺的基本結構:實質與間質,腺泡與導管。
唾液腺的基本結構:漿液性、黏液性與混合性腺泡的結構特點和各級導管的結構。腮腺,颌下腺與舌下腺的結構特點。
2.胰腺的一般結構:外分泌部與内分泌部。外分泌部:腺泡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特點和功能。導管的結構。内分泌部:胰島的分布與結構:A、B、D、PP、D1細胞的分布、相對數量(%)。
胰島細胞分泌顆粒的超微結構特點及其分泌的激素。
3.肝:肝的一般結構,實質與間質,肝小葉與門管區,肝小葉:肝闆(肝索)的結構,肝細胞的光鏡結構,肝細胞的超微結構特點與功能。膽小管的位置、光鏡結構與超微結構。肝血窦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特點。枯否細胞的結構與功能。窦周隙與貯脂細胞的結構與功能。
門管區:門管區的組成與結構。
14.自學膽囊的組織結構。
四、英語詞彙、專業術語
digestive gland消化腺,intercalated duct閏管, striated duct紋狀管, pancreatic acinar cell胰腺泡細胞,centroacinar cell泡心細胞,pancreas islet胰島, glucagon高血糖素,insulin胰島素, pancreatic polypeptide胰多肽,hepatic lobule肝小葉,central vein中央靜脈,hepatic plate肝闆, hepatic cord肝索, hepatocyte肝細胞,hepatic sinusoid肝血窦, hepatic macrophage肝巨噬細胞,Kupffer cell庫普弗細胞, hepatic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肝内大顆粒淋巴細胞,perisinusoidal space窦周隙, fat-storing cell貯脂細胞,bile canaliculi膽小管, Hering canal 赫令管,portal area 門管區,portal triad門三聯管,
gastro-entero-pancreatic endocrine syste胃腸胰内分泌系統
五、思考題
1.試比較三種唾液腺的結構特點。
2.試述腮腺與胰腺外分泌部在結構和功能上的區别。
3.試述肝小葉和門管區的組成以及兩者的關系。
4.試述肝細胞的結構特點及其功能意義。
5.試述小葉間靜脈、中央靜脈和小葉下靜脈在光鏡下的區分。
6.試述肝血窦和窦周隙的結構和功能意義。
第15章 呼吸系統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鼻腔黏膜各部的結構特點與功能差異。
2.了解喉黏膜的組織結構特點。
3.熟悉氣管和主支氣管的組織結構。
4.掌握肺的組織結構及肺泡的超微結構與功能。
5.了解肺胸膜的結構。
二、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肺的組織結構及肺泡的超微結構。
2.難點:導氣部和呼吸部管壁結構的變化規律。
三、學習的内容和要點
1.氣管和主支氣管:氣管和主支氣管的管壁結構和免疫功能。
2.肺:肺的一般結構,肺小葉的組成,肺内導氣部的組成及管壁結構的變化規律;肺内分泌細胞的分布和功能;肺内呼吸部的組成,呼吸性細支氣管;肺泡管和肺泡囊的組織結構特點,肺泡上皮的I型和II型細胞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和功能,肺泡隔的組織結構;肺泡孔,氣血屏障的組成和功能;肺巨噬細胞的分布和功能。
3.肺胸膜的結構。
4、鼻腔:鼻腔分布。前庭部、呼吸部和嗅部黏膜的組織結構與功能。
5、喉:喉黏膜的組織結構特點。
四、英語詞彙、專業術語
respiratory system呼吸系統,vestibular region 前庭部,respiratory region 呼吸部, olfactory region嗅部, olfactory cell嗅細胞, 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嗅細胞, ciliated cell纖毛細胞, brush cell刷細胞, small granule cell小顆粒細胞, pulmonary lobule肺小葉, bronchiole細支氣管, terminal bronchiole終末細支氣管, Clara cell克拉拉細胞,respiratory bronchiole呼吸性細支氣管, alveolar duct肺泡管, alveolar sac肺泡囊, pulmonary alveolus肺泡,type Ⅰ alveolar cell Ⅰ型肺泡細胞,typeⅡalveolar cell Ⅱ型肺泡細胞, lamellar body闆層小體,surfactant表面活性物質, alveolar septum肺泡隔,pulmonary macrophage肺巨噬細胞,dust cell塵細胞, alveolar pore肺泡孔,blood-air barrier氣-血屏障
五、思考題
1.試述從氣管至肺終末細支氣管各段管壁結構的變化規律及其與功能的關系。
2.試述肺泡的結構及其與呼吸功能的關系。
第16章 眼和耳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眼球壁各層的組織結構和功能。
2.熟悉眼睑的組織結構。
3.了解外、中、内耳的一般結構。
4.熟悉内耳壺腹嵴、位覺斑的位置、組織結構和功能。掌握螺旋器的位置、組織結構和功能。
5.掌握膜蝸管的結構。
二、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角膜各層組織結構;視網膜的分層及結構,色素上皮細胞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和功能。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和功能;黃斑的結構特點和功能。螺旋器的位置、組織結構和功能,膜蝸管的結構。
2.難點:角膜緣、鞏膜距、鞏膜靜脈窦和小梁網的結構和功能;瞳孔開大肌和瞳孔括約肌的位置。壺腹嵴、位覺斑、螺旋器的位置、組織結構和功能。
三、學習的内容和要點
(一)眼球
1.纖維膜:角膜各層組織結構和生理特性。鞏膜的組織結構。角膜緣、鞏膜距、鞏膜靜脈窦和小梁網的結構和功能。
2.血管膜:虹膜的組織結構,瞳孔開大肌和瞳孔括約肌的位置和功能。
3.視網膜:視網膜的分層。色素上皮細胞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和功能。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和功能。黃斑的結構特點和功能。視盤和視神經。
(二)眼的附屬器官
眼睑:眼睑各層的組織結構。睑緣腺、睫毛腺和睑闆腺的結構特點。
(三)耳
1.膜迷路的組織結構,壺腹嵴、位覺斑的位置、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和功能。膜蝸管各壁的結構,螺旋器的組織結構和功能。
2.睫狀體的組織結構。睫狀肌的纖維走向和功能,睫狀突和睫狀小帶的位置和功能。睫狀體上皮及其與房水形成的關系。脈絡膜的組織結構和功能。
3.視網膜雙極細胞、節細胞、水平細胞、無長突細胞、網間細胞和放射狀神經膠質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4.晶狀體的結構和功能。房水的産生、循環途徑和功能意義,玻璃體的結構和功能。
5.外耳:耳廓和外耳的結構特點。鼓膜的組織結構。
6.中耳:鼓室和咽鼓管壁黏膜的結構。
7.内耳:骨迷路和壁的結構。
8.内淋巴和外淋巴的來源和功能。
四、英語詞彙、專業術語
cornea角膜, corneal epithelium角膜上皮,anterior limiting lamina前界層,corneal stroma角膜基質,posterior limiting lamina後界層, corneal endothelium角膜内皮,sclera鞏膜, scleral spur鞏膜距, corneal limbus角膜緣,limbal stem cell角膜緣幹細胞,sinus venosus sclerae鞏膜靜脈窦, trabecularmeshwork小梁網, iris虹膜, pupil瞳孔, ciliary body睫狀體, ciliary muscle睫狀肌,ciliary process睫狀突,ciliary zonule睫狀小帶,choroids脈絡膜, retina視網膜, pigment epithelial cell色素上皮細胞, visual cell視細胞, photoreceptor cell感光細胞,cone cell視錐細胞, rod cell視杆細胞, inner segment内節, outer segment外節, membranous disc膜盤,visual pigment視色素,bipolar cell雙極細胞,horizontal cell水平細胞,amacrine cell無長突細胞,interplexiform cell網間細胞,ganglion cell節細胞,radial neuroglia cell放射狀膠質細胞,Müller cell米勒細胞,maeulalutea黃斑,central fovea中央凹,optic disc視盤,papilla of optic nerve視神經乳頭,lens晶狀體,lens fiber晶狀體纖維,vitreous body玻璃體,aqueous humor房水,eyelid眼睑,tarsal gland睑闆腺,tympanic membrane鼓膜,osseous labyrinth骨迷路,membranous labyrinth膜迷路,stria vascularis血管紋,spiral ligament螺旋韌帶,osseous spiral lamina骨螺旋闆,spiral organ螺旋器,tectorial membrane蓋膜,organ of Corti柯蒂氏器,phalangeal cell指細胞,pillar cell柱細胞,hair cell毛細胞,trichobothrium聽毛,stereocilium靜纖毛,auditory string聽弦,macula sacculi球囊斑,macula utriculi橢圓囊斑,maculae staticae位覺斑,statoconic membrane位砂膜,kinocilium動纖毛,crista ampullaris壺腹嵴,cupula壺腹帽
五、思考題
1.試述視網膜視部各層的細胞組成及其功能。
2.試比較兩種視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的異同。
3.試述角膜的光鏡結構。
4.試述虹膜的光鏡結構。
第17章 泌尿系統
一、目的和要求
1.熟悉腎的一般結構。
2.掌握腎單位的組成、分布、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和功能。
3.熟悉集合小管的位置、光鏡結構和功能。
4.掌握球旁複合體的組成、組織結構和功能。
5.了解腎間質的組成和分布、腎間質細胞的功能。
6.熟悉腎血液循環的途徑和特點。
7.了解輸尿管和膀胱的一般結構。
二、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腎單位的組成、分布、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和功能;球旁細胞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和功能。緻密斑的結構特點和功能。
2.難點:近曲小管與遠曲小管的鏡下識别;濾過屏障的組成和結構;近端小管直部、遠端小管直部和直集合小管的鏡下識别。
三、學習的内容和要點
1.腎的一般結構:被膜、皮質、髓質、皮質迷路、髓放線、腎柱等的位置和組成。泌尿小管的組成。腎小葉和腎葉的組成。
2.腎單位:腎單位的組成和各部的分布位置。腎小體(腎血管球、血管系膜和系膜細胞、腎小囊)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和功能。濾過屏障的組成和功能。腎小管(近端小管曲部和直部、細段、遠端小管直部和曲部)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和功能。髓袢的組成。淺表腎單位和髓旁腎單位。
3.集合小管:集合小管的分段及其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和功能。
4.球旁複合體:球旁複合體的組成和位置。球旁細胞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和功能。緻密斑的結構特點和功能。球外系膜細胞的結構特點。
4.腎的間質:腎間質的組成和分布,間質細胞的功能。
5.腎血液循環:腎血液循環的途徑和特點及其與原尿形成、泌尿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以及尿的濃縮的關系。
6.輸尿管和膀胱的一般結構。
四、英語詞彙、專業術語
urinary system泌尿系統,renal pyramid腎錐體,medullary ray髓放線,cortical labyrinth皮質迷路,uriniferous tubule泌尿小管,nephron腎單位,medullary loop髓袢,renal corpuscle腎小體, glomerulus血管球,mesangium血管系膜,intraglomerular mesangium球内系膜,intra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球内系膜細胞,renal capsule腎小囊,podocyte足細胞,slit pore裂孔,slit membrane裂孔膜,filtration membrane濾過膜,filtration barrier濾過屏障,renal tubule腎小管,proximal convoluted tubule近曲小管, brush border刷狀緣,thin segment細段,distal convoluted tubule遠曲小管,collecting duct集合管,juxtaglomerular complex球旁複合體,juxtaglomerular apparatus腎小球旁器,juxtaglomerular cell球旁細胞,rennin腎素,macular densa緻密斑,extra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球外系膜細胞,polar cushion cell極墊細胞,interstitial cell間質細胞,medullipin-I髓脂I
五、思考題
1.試述腎單位的組成及其分布。
2.試述與形成原尿相關的結構。
3.試比較近、遠曲小管光鏡和超微結構的異同。
4.論述球旁複合體的組成、形态結構和功能。
第18章 男性生殖系統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睾丸的一般結構。
2.掌握生精小管的組織結構、精子發生及精子形成、血睾屏障的組成和功能意義。
3.掌握睾丸間質細胞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和功能。
4.掌握附睾的組織結構和功能。
5.掌握前列腺的組織結構和功能。
6.了解輸精管的組織結構和功能。
二、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生精小管的組織結構,各級生精細胞的結構特點和排列規律,精子發生及精子形成,支持細胞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和功能,血睾屏障的組成和功能意義,睾丸間質細胞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和功能;附睾的組織結構和功能;前列腺的組織結構和功能。
三、學習的内容和要點
1.睾丸
睾丸的一般結構。
生精小管的組織結構:生精小管基膜和肌樣細胞的結構特點。各級生精細胞的結構特點和排列規律。精子的發生過程。精子的形成過程。精子的光鏡結構和超微結構特點。支持細胞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和功能。血-睾屏障的組成和功能意義。
睾丸間質細胞的光鏡結構、超微結構特點和功能。
2.附睾
輸出小管和附睾管的組織結構和功能。
3.前列腺:前列腺的組成、腺泡的組織結構特點、間質的組織結構特點。
四、自學内容要點
1.直精小管和睾丸網的組織結構。
2.輸精管的組織結構。
3.老年人前列腺結構的變化。
四、英語詞彙、專業術語
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男性生殖系統,seminiferous tubule 生精小管,spermatogenic epithelium 生精上皮,tunica albuginea 白膜,mediastinum testis 睾丸縱隔,spermatogeniccell 生精細胞,myoid cell肌樣細胞,spermatogenesis精子發生,spermatogonium 精原細胞,primary spermatocyte 初級精母細胞,secondary spermatocyte 次級精母細胞,meiosis or meiotic division 減數分裂,spermatid 精子細胞,spermiogenesis精子形成,acrosome頂體,spermatozoon精子,intercellular cytoplasmic bridge胞質橋,sustentacular cell支持細胞,basal compartment基底室,adluminal compartment近腔室,blood-testis barrier血-睾屏障,androgen binding protein,ABP 雄激素結合蛋白,inhibin抑制素,testicular interstitial cell 睾丸間質細胞,Leydig 細胞,androgen,雄激素,tubule rectus直精小管,rete testis睾丸網,efferent duct輸出小管,epididymal duct附睾管,blood-epididymis barrier血-附睾屏障,prostatic concretion前列腺凝固體
五、思考題
1.試比較各級生精細胞的結構特點。
2.簡述精子發生的主要變化過程。
3.試述睾丸間質細胞的光鏡、超微結構及其功能。
4.試述睾丸支持細胞的光鏡、超微結構及其功能。
第19章 女性生殖系統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卵巢的一般結構。掌握卵泡的發育、成熟和排卵。
2.掌握黃體的形成、退化和功能。
3.了解卵泡的閉鎖、間質腺和門細胞。
4.熟悉輸卵管的組織結構。
5.了解子宮壁的一般結構,掌握子宮内膜的周期性變化及其與卵巢的關系。
6.熟悉子宮頸的組織結構。
7.了解乳腺各期的組織結構特點。
二、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卵泡的發育、成熟和排卵;黃體的形成、退化和功能;子宮内膜的周期性變化及其與卵巢的關系。
三、學習的内容和要點
1.卵巢
卵巢的一般結構。在卵泡的發育與成熟過程中,各級卵泡的組織結構和内分泌功能。黃體的形成與退化、組織結構與内分泌功能。
2.子宮
子宮壁的一般結構,子宮内膜的功能層和基底層。子宮内膜的周期性變化及其與卵巢周期性變化的關系。子宮内膜增生期和分泌期的光鏡結構特點。卵巢和子宮内膜周期性變化的神經内分泌調節。
3.排卵的機制和過程。卵母細胞的成熟分裂。
4.卵泡的閉鎖與間質腺。卵巢門細胞。卵巢結構和功能與腦垂體前葉激素的關系。
5.輸卵管的一般結構,各段結構特點與功能,上皮細胞的周期性變化。
6.月經期子宮内膜脫落的機理。
7.子宮頸的組織結構,子宮頸黏膜的結構特點。
8.乳腺的一般結構。靜止期乳腺、活動期(妊娠期和授乳期)乳腺的結構特點。
四、英語詞彙、專業術語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女性生殖系統,stroma cell基質細胞,kilus cell門細胞,primordial follicle原始卵泡,primary oocyte初級卵母細胞,follicula rcell卵泡細胞,oogonia卵原細胞,primary follicle初級卵泡,cortical granule皮質顆粒,corona radiate放射冠,zona pellucida透明帶,zona protein, ZP 透明蛋白,secondary follicle次級卵泡,follicular cavity卵泡腔,vesicular follicle囊狀卵泡,cumulus oophorus卵丘,stratumg ranulosum顆粒層,granulosa cell顆粒細胞,growing follicle生長卵泡,follicular theca卵泡膜,theca cell膜細胞,mature follicle成熟卵泡,secondary oocyte次級卵母細胞,first polar body第一極體,perivitelline space卵周間隙,ovulation 排卵, follicular stigma卵泡小斑,ovum卵細胞,corpus luteum黃體,granulosa lutein cell顆粒黃體細胞,theca lutein cell膜黃體細胞,progesterone孕激素,corpus albicans 白體,atresic follicle閉鎖卵泡,interstitial gland間質腺,perimetrium子宮外膜,myometrium子宮肌層,endometrium子宮内膜,uterine gland子宮腺,functional layer功能層,basal layer基底層,mensis月經,spiral artery螺旋動脈,menstrual cycle月經周期,proliferative phase增生期,secretory phase分泌期,menstrual phase月經期,reserve cell儲備細胞,mammary gland乳腺
五、思考題
1.試述卵泡發育過程中,其形态結構的變化。
2.試述子宮内膜的周期性變化及其與卵巢的關系。
3.試述黃體的形成、功能和變化。
第20章 人體發生和早期發育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胚胎學的研究内容和意義。
2.了解胚胎學的研究方法。
3.了解配子,即兩性生殖細胞的成熟過程,掌握精子獲能及受精。
4.掌握胚泡的形成和植入。
5.掌握蛻膜和初級絨毛的形成。
6.掌握三胚層的發生。
7.了解脊索和尿囊的發生。
8.熟悉絨毛膜的形成和演變。
9.掌握神經外胚層的分化,熟悉中胚層和内胚層的分化。
10.了解胚胎外形的變化。
11.了解胎期的發育和胚胎齡的推算。
12.熟悉胎膜的形成、結構和功能。
13.掌握胎盤的結構與功能。
14.了解雙胎、多胎和聯體雙胎。
二、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精子獲能及受精。胚泡的形成和植入;蛻膜和初級絨毛形成;三胚層的發生;神經外胚層的分化;胎盤的結構與功能。
2.難點:三胚層的發生;胎膜的形成和結構;胎盤的結構與功能。
三、學習的内容和要點
1.學習胚胎學的内容、方法和意義。
2.受精至胚泡形成
精子獲能,受精的時間、地點、條件及過程。受精的意義。卵裂的過程,桑椹胚和胚泡的結構特點,内細胞群與滋養層。
3.植入
細胞滋養層、合胞體滋養層,子宮蛻膜反應,蛻膜分部,植入(植入過程、條件、異位植入及其原因)。
4.二胚層胚盤及相關結構的發生
羊膜囊和卵黃囊的形成,二胚層胚盤的組成。上胚層與下胚層、胚外中胚層、胚外體腔的形成。
5.三胚層胚盤及相關結構的發生
原條的出現與胚盤中軸的決定,内胚層、中胚層和外胚層的形成,脊索管的形成與演變。口咽膜與洩殖腔膜的組成與部位。
6.絨毛膜的形成和演變
初級幹絨毛、次級幹絨毛、絨毛膜闆和絨毛膜的形成。叢密絨毛膜和平滑絨毛膜的形成。
7.三胚層的分化
神經外胚層的分化。中胚層的分化。内胚層的分化。胚體外形的建立。
8.胎膜
絨毛膜的組成、演變及與子宮蛻膜的關系。卵黃囊、羊膜囊、尿囊、臍帶的形成。
9.胎盤的形态結構與功能
10.胚期胚胎外形的變化。
11.胚胎齡的推算。
12.雙胎、多胎和聯體雙胎。
四、英語詞彙、專業術語
embryology胚胎學,embryonic period胚期,embryo胚,fetus胎兒,fetal period胎期,development of human人體發育學,descriptive embryology描述胚胎學,comparative embryology比較胚胎學, experimental embryology實驗胚胎學,chemical embryology化學胚胎學,molecular embryology分子胚胎學,teratology畸形學,reproductive engineering生殖工程學,germ cell 生殖細胞,gamete 配子,capacitation 獲能,fertilization 受精, acrosome reaction頂體反應, zona reaction透明帶反應, male pronucleus雄原核,female pronucleus雌原核,fertilized ovum受精卵, zygote合子,cleavage卵裂,blastomere 卵裂球,morula桑葚胚,blastocyst胚泡,blastocoele cavity胚泡腔,trophoblast滋養層,inner cell mass内細胞群, implantation植入,imbed着床,syncytiotrophoblast 合體滋養層,cytotrophoblast 細胞滋養層,decidua蛻膜,decidual cell蛻膜細胞,deciduas capsularis 包蛻膜,decidual parietalis壁蛻膜,deciduas basalis底蛻膜,placenta previa 前置胎盤,ectopic pregnancy宮外孕,embryonic disc胚盤,epiblast 上胚層,hypoblast下胚層,body stalk體蒂,primitive streak原條,primitive node 原結, primitive groove原溝,primitive pit 原凹,mesoderm中胚層,endoderm内胚層,ectoderm外胚層,notochord脊索, teratoma畸胎瘤,notochordal tube脊索管,notochordal process脊索突,intraembryonic mesoderm 胚内中胚層,trilaminar germ disc三胚層胚盤,head process頭突,cloacal membrane洩殖腔膜,allantois尿囊,neurenteric canal神經-腸管,anchoring villus固定絨毛,chorion laeve平滑絨毛膜,Intervillousspace絨毛間隙,chorion 絨毛膜,chorionic plate絨毛膜闆,neural plate神經闆,neural crest神經嵴,neural groove神經溝,neural fold神經褶,neural tube神經管,mesenchyme間充質,paraxial mesoderm軸旁中胚層,somite體節,intermediate mesoderm間介中胚層,lateral mesoderm側中胚層,parietal mesoderm體壁中胚層,visceral mesoderm髒壁中胚層,afterbirth衣胞,fetal membrane胎膜,chorion絨毛膜,chorion laeve 平滑絨毛膜,villous laeve 叢密絨毛膜,amniotic membrane 羊膜,amniotic fluid羊水,yolk sac卵黃囊,allatois尿囊,umbilical cord臍帶,placenta胎盤,placental septum胎盤隔,placental membrane胎盤膜,placental barrier 胎盤屏障,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 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placental lactogen 人胎盤催乳素,twins 雙胎 multiple births 多胎,conjoined twins 連體雙胎
五、思考題
1.試述胚泡植入的過程和條件。
2.試述二、三胚層胚盤的形成。
3.試述絨毛膜的形成和演變。
4.試述神經外胚層的分化。
5.試述胎盤的結構和功能。
第21章 心血管系統的發生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原始心血管系統的建立。
2.掌握心髒的發生及心髒和大血管的先天性畸形。
3.熟悉胎兒血液循環的途徑、特點及出生後的改變。
二、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原始心髒的形成;心髒内部的分隔;心血管系統的常見先天畸形。
2.難點:原始心髒的形成;心髒内部的分隔。
三、學習的内容和要點
1.原始心血管系統的建立
胚外血管和胚内血管的發生,原始心血管系統的建立。
2.心髒的發生
(1)原始心髒的形成:
圍心腔和心管的形成,轉位及融合,原始心髒壁雛形結構。
(2)心髒外形的建立:
動脈幹、心球、心室、心房、靜脈窦的形成及轉位。
(3)心髒内部的分隔:
房室管的分隔及房室瓣的形成;原始心房的分隔;靜脈窦的演變及永久性心房的形成;原始心室的分隔;動脈幹與心球的分隔;半月瓣的形成。
3.心血管系統的常見先天畸形
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主動脈和肺動脈錯位、主動脈或肺動脈狹窄、動脈幹永存、法洛四聯症、動脈導管未閉。
4.胎兒血液循環途徑,特點及出生後的改變。
四、英語詞彙、專業術語
blood island血島,primitive cardiovascular system原始心血管系統,vitelline artery卵黃動脈,umbilical artery 臍動脈,aortic arch弓動脈,anterior cardinal vein前主靜脈,posterior cardinal vein後主靜脈,common cardinal vein 總主靜脈,vitelline vein卵黃靜脈,umbilical vein 臍靜脈,pericardiac coelom 圍心腔,cardiogenic plate 生心闆,cardiac tube 心管,myoepicardial mantle 心肌外套層,cardiac jelly 心膠質,bulbus cordis心球,sinus venosus 靜脈窦,truncus arteriosus 動脈幹,bulboventricular loop 球室攀,atrioventricular canal 房室管,endocardac cushion 心内膜墊,foramen ovale卵圓孔,truncal ridge動脈幹嵴,bulbal ridge球嵴,aortico-pulmonary septum 主動脈肺動脈隔,atrial septel defect房間隔缺損,ventricular septel defect房間隔缺損,tetralogy of Fallot法洛四聯症
五、思考題
1.試述心房分隔過程中,先後出現的隔膜和孔洞的形成和位置。
2.試述房間隔缺損的常見成因。
3.試述室間隔缺損的成因。
4.試述法洛四聯症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