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龍 博士講師碩士生導師
2000年07月于濟甯醫學院獲學士學位。2003年07月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獲碩士學位。畢業後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生理系任助教。2006年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留學,于2010年學獲得博士學位後回國任教。從教十餘年一直承擔臨床專業、預防、法醫、影像、中西醫結合、口腔、藥學等專業8年制和五年制學生的生理學理論課教學,以及PBL、機能實驗1、機能實驗2等課程授課任務,指導八年制基礎科研每年1-2組。近兩年年均工作量300學時左右。
Ø教學情況:
1.講授的本科課程:
課程名稱 |
課程類别 |
周學時 |
學生屆數 |
學生總人數 |
生理學 |
專業基礎課 |
8 |
8屆 |
約5000人 |
PBL教學 |
專業基礎課 |
2 |
6屆 |
約800人 |
心血管生理學進展 |
公共選修課 |
4 |
2屆 |
約200人 |
2.承擔的實踐性教學任務
實踐教學任務 |
總學時 |
班級 |
學生總人數 |
機能實驗I |
160*10 |
88858cc永利官网就讀的各班級 |
約5000人 |
機能實驗II |
80*10 |
八年制 |
約5000人 |
本科生科研 |
60*10 |
德醫班、八年制 |
20人 |
3.參加的教學研究課題
項目名稱 |
項目性質及來源 |
起止年月 |
本人 排名 |
Lecture/Sandwich/PBL三位一體的生理學新教學方法研究 |
湖北省教學研究項目 |
2014.6-2016.6 |
參與人 |
Lecture/Sandwich/PBL三位一體的生理學新教學方法研究 |
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教學研究項目 |
2014.6-2016.6 |
參與人 |
參與式教學在生理學理論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評估 |
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教學研究項目 |
2015.6-2017.6 |
參與人 |
4.發表的教學研究論文和教材
(1)席姣娅,宋元龍,高琳琳,羅娟,張斌,牟陽靈(2015).生理學Sandwich 教學法教案編寫技巧探讨.基礎醫學教育, Nov. 2015 , Vol. 17 No. 11.
(2)參編教材《生理學》(第8版網絡版,朱大年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
(3)參編教材《醫學機能學實驗教程》(第四版,牟陽靈主編,科學出版社)。
5.獲得的教學表彰和獎勵
(1)獲2015年華中科技大學校級教學競賽二等獎。
(2)獲得2015年華中科技大學教學質量優秀二等獎。
Ø科研情況
1.參加課題情況:
(1)2000年1月-2002年12月年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小鼠心肌細胞離子通道信号轉導的研究”(批準文号:30070279);已結題,參加
(2)2003年1月-2005年12月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慢性缺氧降低缺氧性肺血管收縮反應的離子機制研究”(批準文号:30200098);已結題,參加人
(3)2005年1月-2007年12月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心髒是如何開始跳動的-早期胚心收縮和興奮發生機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文号:30400153)。已結題,參加
(4)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國家自然科學研究基金《心肌細胞興奮性及心律失常基因治療可行性的研究》。參與人
(5)2011年-2012年華中科技大學自主創新項目《肺靜脈心肌樣細胞緻房顫機制的mRNA水平研究》,負責人,已結題
(6)2012年教育部回國留學人員啟動基金: 《肺靜脈觸發房顫的機制研究》,負責人,在研
(7)2015年1月-2018年12月《Wnt/Ror信号在神經肌肉接頭形成及相關疾病中的作用機制》項目批準号 81471283,參與人,在研
2.主要學術論文:
(1)Gao, L. L., Y. L. Song, M. Tang, C. J. Liu, X. W. Hu, H. Y. Luo and J. Hescheler (2006). "Effect of hypoxia on 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urrent in mouse 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s." Brain Res 1078(1): 49-59.并列第一作者。
(2)Song, Y. L., M. Tang, C. J. Liu, H. M. Liang, L. L. Gao, J. Y. Xi, X. W. Hu, H. Y. Luo and J. Hescheler (2005). "Different signal molecules involved in the muscarinic modulation of pacemaker current I(f) on the heart of mouse embryo in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Sheng Li Xue Bao 57(1): 33-38.
(3)Zhang, Y., H. Luo, S. Liu, Z. Yi, A. Li, X. Hu, C. Liu, M. Tang, L. Liu, Y. Song and L. Gao (2005). "Mechanisms of depressor effect of norepinephrine injected into subnucleus commissuriu of nucleus solitarius tractus in rabbits." J Huazhong Univ Sci Technolog Med Sci 25(3): 263-264, 268.
(4)Liang, H. M., M. Tang, C. J. Liu, H. Y. Luo, Y. L. Song, X. W. Hu, J. Y. Xi, L. L. Gao, B. Nie, S. Y. Li, L. L. Lai and J. Hescheler (2004). "Muscarinic cholinergic regulation of L-type calcium channel in heart of embryonic mice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Acta Pharmacol Sin 25(11): 1450-1457.
(5)Tang, B., M. Tang, Y. M. Du, C. J. Liu, Z. G. Hong, H. Y. Luo, X. W. Hu, Y. L. Song, J. Y. Xi and J. Hescheler (2004). "[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 decreases acute hypoxic inhibition of 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 in rat 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 Sheng Li Xue Bao 56(5): 62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