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青年教師針對當前醫學基礎教育發展趨勢以及生理學教學存在的問題,積極申請各類教學改革和研究課題,近兩年我系教師積極申報主持的各類教改項目,共獲批7項。
1.教學模式改革:
(1)以學生為中心的《生理學》多維度教學模式建設:2017年校級立項(2017021),項目負責人:席姣娅。
21世紀醫學和醫學相關研究發展迅猛,社會對醫學生要求越來越高,醫學教學改革已成為全球醫學教育的趨勢。在這種形勢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十分順應現代醫學教育需求。“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指的是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學生學習為中心、以學習效率為中心的“新三中心”教育模式。在這個模式中,老師不再是單純的授業解惑的角色,而是圍繞“新三中心”設計學習活動的人、營造學習環境的人和輔導學習過程的人,通過教學活動在學生大腦中構建專業認知模型,同時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能力。
本研究以學習效果為核心選用合适的教學方法,建設“以學生為中心”的《生理學》多維度教學模式,旨在進一步提升醫學生在生理教學的主體地位并促進醫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2)Lecture/Sandwich/PBL三位一體的生理學新教學方案研究:2014年省級立項(2014066)和校級立項(2014090),項目負責人:席姣娅。
生理學是醫學基礎課程的核心課程,需要學生從細胞和分子水平、組織和器官水平、系統和整體水平多角度理解和掌握各器官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機制,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要求較高。而新時代的醫學生不僅需要專業系統學習和訓練,更重要的是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本研究構建LBL(Lecture-based learning,基于授課的學習)、PBL(Problem-based learning, 基于問題的學習)和三明治教學法三位一體的教學方案進行生理學教學改革,探讨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效果。PBL教學是一種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導向的啟發式教育,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教學目标。PBL教學法的精髓在于發揮問題對學習過程的指導作用,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Sandwich教學法則是一種在小班教學中,穿插同學小組讨論、同學交叉學習、 同學學習彙報等環節,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不斷交流、溝通,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自我學習、思考以及探索新知識能力的新型教學方式。
我們共設計了9個原創性Sandwich教學法教案和4個PBL教案,涉及8個章節共20多個重難點,使學生在讨論中将各章節的知識點有機的串聯在一起,增強了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也有利于學生對整個生理學知識的理解和把握。
通過對比研究,我們認為Sandwich教學法和PBL教學穿插在生理學傳統理論教學中是可行的,Lecture/Sandwich/PBL三位一體的生理學新教學方案能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效率和成績,亦能顯著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2.教學方法改革
(1)生理機能實驗課程中開展翻轉課堂教學的改革與實踐:2015年校級立項(2015117),項目負責人:梁華敏。
傳統醫學機能學實驗教學模式為:教師講解示教—學生實驗—教師分析結果—學生書寫實驗報告。這種教學模式往往伴随着以下嚴重問題:1.手術野小,手術操作示教效果差,影響實驗成功率;2.學生對實驗原理缺乏認識,無法合理分析實驗結果,導緻實驗盲目進行;并且實驗報告書寫抄襲嚴重,更加違背了實驗教學的基本目的。“翻轉課堂”教學基本模式為教師創建視頻—學生依據視頻課外學習—課堂内師生交流且完成作業。基于前述傳統機能實驗教學存在的普遍問題,我系教學團隊拟在機能實驗I四個經典機能實驗(蛙坐骨神經動作電位的觀察;家兔動脈血壓的調節;家兔呼吸運動的影響因素;家兔尿生成的調節)中實踐并進行教學效果評估。
(2)參與式教學在生理學理論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評估:2015年校級立項(2015118),項目負責人:高琳琳
針對不同專業的培養目标,制定具有專業特色的教學日曆,并結合教學日曆鼓勵已經參加各類教學方法培訓的授課教師選擇使用參與式教學,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3)項目教學法在生理學“理論-實驗貫通課堂”中的應用:2016年校級立項(2016089),項目負責人:朱敏潔
生理教學過程以學科問題為導向,讓學生成為主導者,探索在生理學學習過程中,遵循知識輸入原理,将理論和實驗學習過程聯系起來,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索。建立一套生理學“理論-實驗貫通課堂”的教學方法,并建立評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