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動态
首頁  -  科學研究  -  科研動态  -  正文
科技信息動态簡報 第七十六期 2015.01.12

作者:admin 時間:2016-06-22 點擊量:

編者按:2015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今日上午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出席會議并做題為《主動适應新常态 加快實施創新驅動 推動科技改革再上新台階》的工作報告。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作總結講話。會議布置了2015年科技工作要點,以下為核心内容節選。

【國家科技動态】

萬鋼:2015年科技工作要實現三個轉變 推進八項任務

中國科技網1月10日北京報道(記者 王飛)2015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今日上午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出席會議并做題為《主動适應新常态 加快實施創新驅動 推動科技改革再上新台階》的工作報告。他在報告中指出,經濟新常态下科技工作必須有所作為。

萬鋼表示,新常态的核心要義之一就是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為經濟增長提供新動力。科技創新更加緊密地面向經濟社會發展,轉化為新産品,形成新産業,創造新需求,引導新消費,為結構調整、充分就業和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萬鋼強調,當前我國科技工作步入新時期。科技系統應清醒認識到我國科技創新工作與黨中央、國務院的新要求相比存在的差距,抓住并用好新常态蘊含的戰略機遇,着力實現科技工作的三個轉變:

一是科技發展戰略部署要實現從“小局”到“大局”的轉變,要在加快科技自身發展的同時,下大力氣增強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能力。

二是科技創新的依托力量要實現從“小衆”到“大衆”的轉變,既要充分激發科技界的積極性創造性,又要充分釋放企業、市場和全社會的創新活力。

三是科技資源配置要實現從“小投入”到“大投入”的轉變,既要用好财政科技投入,又要引導好全社會資源向創新配置的積極性。

做好2015年科技工作要着力把握好四個方面:

一要突出重大需求和問題導向,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支撐經濟中高速發展和提質增效;

二要深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不斷激發創新活力,營造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良好氛圍;

三要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把創新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産業活動和市場效益,創造新的增長點;

四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提高科技創新治理和依法行政能力。

要重點推進八項任務:

一是做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頂層設計,研究編制“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

二是構建新型科技計劃管理模式,全面優化科技資源配置;

三是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突破創新驅動的體制機制障礙;

四是加快重大專項和重點專項的部署實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效支撐;

五是大力增強科技持續創新能力,加速趕超引領步伐;

六是落實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着力提升區域創新發展水平;

七是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服務業發展,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

八是深化科技全方位開放合作,進一步塑造國際創新合作競争新優勢。

王志剛: 今年科技工作要重點考慮七個問題

中國科技網1月11日北京報道(記者 王飛)今天下午,2015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11日在京閉幕。與會代表一緻贊同科技部黨組1号文件和科技部部長萬鋼工作報告中對2015年科技工作的部署,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在作總結講話時強調,科技界要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并指出今年工作要着重推動解決的問題。

王志剛說,要做好今年的工作,首先必須深刻領會中央對科技工作的新要求,特别是中央關于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要求,要堅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最根本的任務,着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瓶頸制約;要把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作為最緊迫的任務,着力打通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通道;要把人才隊伍建設作為最優先的任務,以人才強、科技強推動産業強、經濟強、國家強;要營造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良好生态,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發科技第一生産力的潛能。

科技創新如何适應經濟發展新常态、怎樣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到實處、轉向創新驅動要破除哪些體制機制障礙、如何管好用好中央财政科研經費、如何調動“人”的積極性、如何推動區域創新、如何促進軍民科技融合?在王志剛看來,要做好今年的科技工作必須認真考慮這七個問題。他表示,面對我國經濟新常态和國際經濟再平衡,科技創新要拿出新對策,主動作為,按照“市場要活、創新要實、政策要寬”的要求,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他強調,當前,最重要的是做好創新驅動發展的統籌布局和任務落實。要把握好“一個核心”、堅持“雙輪驅動”, “一個核心”就是要加快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促進各方面資源向創新配置、各方面力量向創新集成。“雙輪驅動”就是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兩個輪子”同步轉動起來,要同步推進科技和經濟、科技管理等改革。同時,要重點處理好“出成果”與“用成果”、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王志剛指出,目前我國科技體制機制存在一些不利于創新的障礙,如成果轉移轉化不暢、協同創新的生态沒有有效建立、科技評價激勵體系不适應等。他指出,要解決這些問題,要堅持問題導向,對症下藥,提高改革措施的質量;要轉好統籌協調,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要使改革措施落地,及時跟蹤、檢查、評估和調整;要處理好改革和繼承的關系。

王志剛表示,管好用好中央财政科研經費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之一。針對科技資源配置分散封閉重複、目标聚焦不夠、管理不夠規範等問題,去年國家出台了《關于改進和加強中央财政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的若幹意見》和《關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兩個文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的方向已明确,關鍵是要抓好落實,要“磨刀、砍柴”同步推。“磨刀”即做好管理平台、制度建設等基礎性工作,“砍柴”就是做好計劃整合和實施等工作。同時要處理好原有計劃體系與新的計劃體系的關系,還要把握好改革的節奏。

王志剛指出,要加大力度營造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良好生态,推動形成“千軍萬馬”齊創新的生動局面。對于激發科技人員積極性,關鍵是要形成正确地評價激勵導向,重點是要完善分類評價标準和方法,突出業績和時間貢獻,加快推進“三評”改革,要減少評審數量,簡化評審環節,規範評審時間,讓科技人員潛心科研。在科技獎勵方面,要加快修訂《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使獎勵回歸學術性和榮譽性。他突出強調,要發揮好科學家、科技人員對全社會價值導向的引領作用。在推動區域創新方面,王志剛說,一是要加快推進區域創新全面改革試驗,支持有條件的省份率先建設區域創新體系;二是要鼓勵區域聯合,協同創新。他最後還強調要推動軍民科技融合。

附 件:本郵件共有1個附件:1個普通附件,0個媒體附件,其中有0個附件被信體引用。

操 作

附件名稱

下載

縮略圖

【科技信息動态簡報】第七十六期2015.01.12.doc (35.58 kb)

下載

-

學院地址: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航空路13号

                  同濟醫學院88858cc永利官网2号樓1426室

郵編:430030 | 電話/傳真:027-83692608
院長信箱:jcyb@hust.edu.cn  
Copyright@ 中国·永利(8858cc·Macau)官网-Branding Company 版權所有 鄂ICP備05003322号-1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