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首頁  -  科學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範雄林教授課題組揭示SARS-CoV-2逃逸中和抗體免疫力的變異規律

作者: 時間:2022-10-28 點擊量:

2022年10月,範雄林教授團隊在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雜志發表題為“SARS-CoV-2 evolves to reduce but not abolish neutralizing action的研究論文。SARS-CoV-2及COVID-19在世界範圍内的大流行已經持續了兩年多,有部分國家和地區已經解封并回歸疫情前常态。基于SARS-CoV-2原型株或其刺突蛋白研發了至少16種疫苗和9種單克隆抗體,緊急用于免疫接種或治療。目前已經知曉中和抗體(nAbs)在防止SARS-CoV-2感染方面起着決定性的作用。但是,SARS-CoV-2持續變異,相繼産生了引起全球大流行的Alpha、Beta、Gamma、Delta 和 Omicron關注的變異株(VOCs)。闡明病毒随大流行産生的這些VOCs逃逸中和抗體的能力和病毒變異規律,對指導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義。



範雄林教授團隊自疫情以來,持續關注着SARS-CoV-2的變異及其對免疫力的逃逸能力。在論文中,首先構建了SARS-CoV-2原型株和不同VOCs變異株的基于慢病毒的假病毒以及過表達HACE2受體的HEK293細胞系;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中和檢測技術平台,并檢測了對65例康複期和20例完成兩劑滅活疫苗基礎免疫程序的血清樣本及4種治療性單克隆抗體,即imdevimab、casirivimab、bamlanivimab和etesevimab,對假病毒的中和效力,以及假病毒對過表達HACE2受體的HEK293細胞系的感染能力。研究表明,随大流行新出現的VOCs,對細胞的感染能力有增強的趨勢;對接種疫苗以及感染SARS-CoV-2後産生的中和抗體以及治療性抗體的逃逸能力不斷增強。疫苗接種者血清和康複者血清對Delta和Omicron 變異株的中和活性下降尤為顯著,與原型株比較,NT50分别下降了 2.7倍和15.7,以及2.28倍和3.71倍;Omicron完全抵抗4種抗體治療方法。特别是發現Omicron的進化是在以前流行的變異株的逃逸突變突變基礎上産生新突變來實現其更強的免疫逃避能力。基于上述規律,可預測SARS-CoV-2仍将不斷進化并突破由感染或疫苗接種建立的中和抗體免疫屏障。因此,持續性全球監測新的病毒變異株,早期診斷和隔離感染者,以及開發更有效的疫苗,是控制COVID-19持續大流行的重要措施。



這項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21YFC2600200)、廣州實驗室應急重點項目(EKPG21-30)、武漢市科技局應用基礎研究重點項目(0200206012218)和華中科技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等資助。博士研究生張岩砥、Jo-Lewis Banga Ndzouboukou和林小松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華中科技大學88858cc永利官网病原生物學系範雄林教授為通訊作者。





學院地址: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航空路13号

                  同濟醫學院88858cc永利官网2号樓1426室

郵編:430030 | 電話/傳真:027-83692608
院長信箱:jcyb@hust.edu.cn  
Copyright@ 中国·永利(8858cc·Macau)官网-Branding Company 版權所有 鄂ICP備05003322号-1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