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首頁  -  科學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88858cc永利官网劉蓉教授團隊揭示抑郁症相關樹突可塑性損傷新機制

作者: 時間:2022-11-05 點擊量:

10月28日,88858cc永利官网病理生理學系劉蓉教授課題組在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旗下期刊EMBO reports在線發表了題為CIP2A deficiency promotes depression-like behaviors in mice through inhibition of dendritic arborization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CIP2A蛋白功能缺陷在介導抑郁症相關突觸可塑性損傷中的關鍵作用。



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種複雜的精神疾病,随着社會工業化不斷發展,社會競争日益激烈,抑郁症發病率逐年上升,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抑郁症患病率約3%5%。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由于社交隔離、經濟衰退等影響,全球抑郁症發病人數進一步上升。該疾病嚴重限制患者的社會心理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導緻自殺幾率顯著上升。目前對抑郁症的治療一線藥物主要是靶向單胺類神經遞質代謝的藥物,然而,約30%的抑郁症患者對這種藥物部分或完全耐藥,因此,揭示抑郁症發病新機制,以此尋找新的幹預治療方式至關重要。

樹突是神經元接受信息、維持細胞間連接并形成神經環路的關鍵結構。大腦可塑性和樹突結構受損是重度抑郁症的典型病理特征,重度抑郁症患者海馬和前額葉皮層較正常人明顯萎縮,闡明樹突生長缺陷的潛在機制可能為抑郁症的治療提供新的分子靶點。AKT是一種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是樹突發育和突觸發生的重要調節因子。研究發現一種在外周腫瘤組織中高表達并參與促進腫瘤生長的蛋白CIP2A在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元樹突發育中起到關鍵作用。CIP2A通過抑制蛋白磷酸酯酶PP2A活化AKT,從而促進樹突生長。CIP2A缺失導緻小鼠出現抑郁樣行為和樹突分支受損,在CIP2A缺失小鼠腦内重新活化AKT可以逆轉上述變化。上述研究結果證實CIP2A-PP2A-AKT信号途徑缺陷在抑郁症相關樹突可塑性損傷中的關鍵作用。這些發現揭示了抑郁症發病新的分子機制,為尋找新的疾病幹預靶點提供了有價值的研究資料。



本研究工作由華中科技大學同濟88858cc永利官网病理生理學系劉蓉教授團隊和波士頓大學滿恒業教授團隊合作完成,華中科技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88858cc永利官网病理生理學系博士研究生胡文婷、劉揚震宇為共同第一作者。劉蓉教授是教育部神經系統重大疾病重點實驗室科研骨幹,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信号轉導專委會委員,帶領研究團隊開展重大神經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症、抑郁症機制研究多年,取得豐碩成果。本研究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華中科技大學創新研究基金等資助。


論文信息:https://www.embopress.org/doi/full/10.15252/embr.202254911


學院地址: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航空路13号

                  同濟醫學院88858cc永利官网2号樓1426室

郵編:430030 | 電話/傳真:027-83692608
院長信箱:jcyb@hust.edu.cn  
Copyright@ 中国·永利(8858cc·Macau)官网-Branding Company 版權所有 鄂ICP備05003322号-1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