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2日北京時間下午3點,英國倫敦時間早上8點,由我校國際交流處舉辦的中英醫學研究學術交流會之《中英醫學學術大講堂(一)China-UK Medical Symposium》通過網絡會議的方式,在國際交流處ZOOM會議平台順利舉行。我校國際交流處周老師以及我院負責外事活動的尹老師與韓老師從會前人員組織、宣傳、落實在線會議平台等各方面對本次學術活動給予了大力支持,會議由88858cc永利官网朱厚澤老師主持。伯明翰大學醫學院的青年老師Daniel Fulton博士與在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訪問的88858cc永利官网裴磊副教授分别代表英方與中方作了精彩的學術報告。此外,兩國老師和學生也通過電腦與手機終端積極參與了此次線上學術活動(圖1)。

圖1伯明翰大學醫學院Daniel Fulton博士(左上)與88858cc永利官网裴磊博士(右上)通過ZOOM會議平台向中英兩國的老師和研究生(右下)做學術報告。
Daniel Fulton博士報告的主題是類器官腦片培養中少突膠質細胞髓鞘損傷與可塑性變化的3D成像研究(圖2)。Daniel在報告中提到小鼠新皮質的體内成像揭示了膠質細胞具有動态行為,例如小膠質細胞的突起能持續監測局部環境,而少突膠質細胞則通過分化和形成髓鞘包裹軸突來感受和響應環境刺激。目前,活體成像仍然局限于雙光子成像範圍内的外皮層區域,大腦深層區域神經膠質細胞活動的信息仍然未知。通過使用類器官培養小腦或皮層組織切片,使用Semliki Forest virus(SFV,西門利克森林病毒)能有效感染少突膠質細胞,通過實時成像,可以獲得高分率的3D圖像,從而能夠清楚直觀地觀察包括小腦深部白質和新皮質灰質和白質深部區域的少突膠質細胞成髓鞘包裹軸突等行為。通過藥物抑制臨近神經元的活性,則能調控少突膠質前體細胞(OPC)的功能,如促進OPC增值與分化,并導向少突膠質細胞向正确的方向分化成熟。

圖2.Daniel Fulton博士關于類器官腦片培養中少突膠質細胞髓鞘損傷與可塑性變化3D成像研究的報告
之後裴磊副教授就他近期開展的關于氯胺酮(Ketamine)全麻藥中樞作用機制的最新研究工作作了報告(圖3)。全身麻醉是藥物誘導引起可逆轉的意識、記憶、運動與疼痛等感覺消失,僅保存心跳、呼吸等重要内髒生理活動功能。盡管經過了幾十年的科學研究,全麻藥引起鎮靜和意識喪失的神經元靶點和神經回路機制還有待闡明。自1966年首次發表臨床報告以來,氯胺酮已成為當今最獨特的麻醉藥,然而氯胺酮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至今仍不完全清楚,因為它的分子靶點衆多,相關的神經生理特性也各不相同。裴老師通過運用C-fos全腦标記、單突觸神經示蹤、鈣成像、腦電與肌電記錄、光遺傳與化學遺傳學等技術,聚焦于丘腦室旁核前部表達前動力蛋白受體(Prokineticinreceptor 2,PKR2)的神經元,這群神經元在麻醉和睡眠時呈現獨特的鈣離子反應,調控這群神經元活性則能通過改變睡眠時相NREM的長短影響麻醉的時程。

圖3.裴磊老師關于丘腦室旁核中某種類型神經元參與氯胺酮引起全身麻醉作用機制研究的報告
兩位學者在報告結束之後作了簡短交流,并渴望能結合自己的工作特點,在今後開展進一步的校際間教學與科研領域的合作。本次學術活動特别感謝華中科技大學國際交流處、英國伯明翰大學醫學與牙科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88858cc永利官网、華中科技大學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項目的支持。中英醫學研究學術交流會之《中英醫學學術大講堂(一)China-UK Medical Symposium》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