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動态
首頁  -  科學研究  -  學術動态  -  正文
2024年諾獎科普講座成功舉辦

作者: 時間:2024-10-14 點擊量:


2024年10月12日,88858cc永利官网病理生理系的劉平研究員在同濟醫學院二号樓舉辦了一場題為“microRNA-源自小小秀麗線蟲的大突破”的科普講座,主要介紹了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獲獎内容及科學意義。講座由88858cc永利官网副院長王玉剛主持,近200名師生到場參與。



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兩位傑出的科學家——Victor Ambros和Gary Ruvkun,表彰他們在基礎研究領域的開創性貢獻,特别是在模式生物秀麗線蟲中發現了microRNA,并揭示了其在基因調控中的關鍵作用。此次獲獎再一次強調了基礎研究和模式生物的重要性,凸顯了秀麗線蟲在現代生物學中的獨特貢獻。



基礎研究:探索生命的本質

基礎研究是所有科學突破的根基,它緻力于揭示自然界的基本原理和機制,盡管其應用可能無法立即顯現,但正是這種不急功近利的研究方式,最終引領了科學的革命性發展。

劉平研究員在講座中指出,microRNA的發現就是基礎研究價值的典範。這一突破為現代生物學開辟了一個全新的領域,即轉錄後基因調控機制,從而徹底改變了我們對基因表達和細胞功能的理解。科學家們最初在線蟲中進行的基礎研究,并未預見到miRNA未來的廣泛應用。然而,miRNA的發現不僅在理解基因調控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還為癌症、代謝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種人類疾病的診斷和潛在治療提供了新的路徑。



秀麗線蟲:模式生物中的革命性角色

秀麗線蟲作為一種關鍵的模式生物,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生物學研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基因組簡單且保守,生命周期短,操作方便,是研究基因功能和生物學機制的理想模型。在此次諾貝爾獎獲獎研究中,秀麗線蟲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Victor Ambros和Gary Ruvkun正是在秀麗線蟲中發現了首個microRNA基因lin-4,并揭示了它通過與靶基因lin-14的mRNA的3'非翻譯區(3' UTR)互補結合,調控LIN-14蛋白表達的機制,從而揭示這一全新的基因調控方式。

劉平研究員強調,秀麗線蟲的貢獻不僅僅在于它在microRNA研究中的應用,它還是諾貝爾獎的“常客”。包括細胞凋亡、RNA幹擾等一系列研究都源自于這種微小的生物。此次,microRNA的發現成為繼2002年、2006年和2008年之後,秀麗線蟲助力諾獎研究的又一重要貢獻。

microRNA:轉錄後基因調控的革命

microRNA是一類長約22個核苷酸的微小RNA分子,盡管它們不編碼蛋白質,卻通過與特定mRNA的3'UTR結合,阻止這些mRNA的翻譯或促使其降解,從而調控基因表達。microRNA的發現極大地拓展了我們對基因表達調控的認識。傳統的分子生物學法則認為,基因調控主要發生在轉錄水平。然而,Ambros和Ruvkun的研究揭示,microRNA作為一種非編碼RNA,能夠在轉錄後階段通過與mRNA結合,抑制蛋白的翻譯或促進mRNA降解,從而精細調控基因表達。這一發現填補了我們對基因調控複雜性的認知空白,也為後續基因調控機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在過去幾十年中,microRNA研究蓬勃發展,它被發現廣泛存在于各類生物中,并參與細胞分化、發育、免疫反應和腫瘤生成等多種生物過程,其在治療中的巨大潛力值得進一步挖掘。

總結

基礎研究是推動生命科學發展的核心動力。秀麗線蟲作為模式生物的成功應用,證明了簡單生物在基礎研究中的不可替代性。通過這些研究,科學家們不僅揭示了生物體内複雜的調控網絡,還為未來的醫學應用鋪平了道路。Victor Ambros和Gary Ruvkun的microRNA研究成果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生動的例子,展示了基礎研究如何通過模式生物的研究實現跨越式的科學突破。


學院地址: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航空路13号

                  同濟醫學院88858cc永利官网2号樓1426室

郵編:430030 | 電話/傳真:027-83692608
院長信箱:jcyb@hust.edu.cn  
Copyright@ 中国·永利(8858cc·Macau)官网-Branding Company 版權所有 鄂ICP備05003322号-1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