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新聞
院系動态
首頁  -  熱點新聞  -  院系動态  -  正文
生命之光永續:88858cc永利官网開展3·26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日緻敬活動

作者:趙聿淼 李斯羽 王安琪 時間:2025-03-31 點擊量:

(通訊員:趙聿淼 李斯羽 王安琪)2025年3月26日是武漢市第21個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日。在石門峰紀念公園内的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碑廣場上,武漢市紅十字會牽頭組織舉辦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日活動。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紅十字會、基礎醫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華中科技大學)人體結構實踐教學平台教師、本科輔導員代表、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共計25人共同參加了這堂莊重而溫暖的生命教育課。

早上9點,晨光穿透薄霧,灑在镌刻着捐獻者姓名的紀念碑上。參與活動的師生在簽名牆上鄭重簽名、表示敬意,肅立于廣場。全場集體默哀,裝有捐獻者骨灰的生态骨灰盒在春泥中靜卧,覆上綠植,年輕的醫學生們以注目禮見證這一象征生命延續的莊嚴儀式。

“生命是真實的!生活是嚴肅的!”學生代表領誦的《生命禮贊》在園區上空回響。随後,醫學生們手捧菊花,有序緩步邁向紀念碑,在碑前深深鞠躬、傳遞哀思。

“從前在解剖台前隻知道‘大體老師’,今天看到紀念碑上的一個個名字,突然明白每個編号背後都是鮮活的人生。”這些“無語良師”用軀體托起醫學進步的階梯,他們教會同學們的不僅是解剖結構,更是敬畏生命的永恒課題。正如此次活動的主題——“生命·希望”,這場跨越生死的對話,将在代代醫者心間永遠延續。

參與本次活動的醫學生表示,此次紀念活動讓他們切實收獲了大愛精神的能量。李鑫瑤同學感慨:“站在紀念牆前,我第一次真切地意識到‘大體老師’四個字的分量。他們不是冰冷的标本,而是生命以另一種形态延續我們的醫學之路。這些無言的奉獻者教會我的不僅是解剖結構,更是對生命的敬畏——當有一天我執起手術刀,刀尖落下的不僅是知識,還有無數托付與信任。在此次活動中,我對白大褂的重量有了更深的理解。”溫紫甜同學表示:“初踏入石門峰紀念公園,撲面而來的便是震撼!一張張銘牌、一座座墓碑,記錄着捐獻者的姓名,彼之血肉,授吾之醫理。在獻花環節,看到一位銀發老婦用那顫抖的手指反複摩挲着銘牌,仿佛在撫摸親人的臉龐。我忽然明白,遺體器官捐獻不應停留在課本上的字面意義,我們作為醫學生更應該認識到,每個名字背後都站着無數在生死門扉前執燈的人——解剖刀劃開的不僅是皮膚,還有他們為醫學事業獻身的光輝!”趙聿淼同學談到,參加完這一場意義非凡的紀念儀式,想起了一次實驗課的經曆——“有一次,正當我們認真觀察人體結構時,一位陌生的阿姨突然來訪,她推開實驗室門問:‘請問遺體捐贈在哪裡簽字?’解剖台前的我們怔住了。那些曾與我們共享心跳的陌生人,在今天活動的現場正是每一座靜默而偉大的豐碑。每個名字都是生與死的渡船,載着求知的目光穿越永恒迷霧,而船舷上閃爍的,正是人類文明最璀璨的星火。”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醫藥事業發展的道路上,紅十字精神所倡導的人道、博愛、奉獻精神始終熠熠生輝。廣大醫學生應心懷感恩之心,珍惜學習的機會,堅定為醫藥事業發展奮鬥的決心,在未來的從醫之路上,用精湛醫術與高尚醫德,守護人民生命健康,為推動我國醫藥事業蓬勃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學院地址: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航空路13号

                  同濟醫學院88858cc永利官网2号樓1426室

郵編:430030 | 電話/傳真:027-83692608
院長信箱:jcyb@hust.edu.cn  
Copyright@ 中国·永利(8858cc·Macau)官网-Branding Company 版權所有 鄂ICP備05003322号-1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