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科技創新、科普和科學素質建設的重要論述,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2024年9月12日同濟醫學院人體生命科學館聯合武漢解剖學會參展“2024年武漢市全國科普日暨首屆武漢科普嘉年華”,以“人體結構與健康”為主題,圍繞人體結構科學知識科普、先進數字虛拟人技術展示、我國遺體器官捐獻政策解讀和人體生命科學館功能揭秘,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協力建設科技強國”的武漢市全國科普日注入新活力。

展覽現場,同濟醫學院人體生命科學館的人體精準軀幹軟質模型标本吸引了大批市民駐足。針對大家關于人體構造的問題與困惑,基礎醫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解剖學系老師們以該标本為例,向大家展示了人體的基本結構,詳細地講解了人體器官的正常形态和相應的生理功能,提醒大家要愛護自己的身體、關注自身的健康,同時向公衆介紹了同濟醫學院人體生命科學館的科普功能和預約機制,為社會各界的進一步參觀學習提供了詳細信息。
除此之外,同濟醫學院人體生命科學館也攜手聯影智融打造“動手、動眼、動心”的沉浸式展覽,展示了AR和VR技術在醫學教育領域的創新應用。觀衆通過佩戴VR眼鏡,親身感受人體内部結構的奧秘,體驗了一把“穿越”人體之旅。這種新穎的數字虛拟人系統科普形式,實現了人機互動,讓現場的觀衆感受到了數字化技術與科技的魅力,激發了他們對人體結構科學知識的好奇心與探索欲。
展覽過程中,不少市民被同濟醫學院醫學生前往“武漢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碑”緻敬、緬懷大體老師的展闆内容深深觸動。由此,基礎醫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人體結構實踐教學平台的老師們向其介紹了我國遺體器官捐獻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這不僅加深了公衆對遺體器官捐獻這一崇高事業的認識和理解,更是有愛心人士現場填寫《武漢市遺體捐獻志願者申請登記表》,志願為我國醫學教育和科學研究貢獻力量。

此次活動,同濟醫學院人體生命科學館科普展台前人頭攢動,發放宣傳資料不計其數。市民們紛紛表示,此次展覽讓他們受益匪淺,不僅學習到了科學的人體結構與健康知識,更是加深了對生命的體悟與理解。
作為首批武漢市科普社會聯盟成員單位、湖北省和武漢市科普教育雙基地,在衆多的科普活動和紅會服務中,總是能見到同濟醫學院人體生命科學館與武漢解剖學會忙碌的“身影”,不斷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緻力于為社會各界帶來精彩的科普盛宴、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貢獻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高等院校蘊藏着開展科普教育活動最為豐富的人才資源,在面向社會公衆開展科普活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今後,同濟醫學院人體生命科學館将繼續以此為指導,更加積極地參與各類科普活動,攜手社會各界,普及人體生命科學知識,提高全民健康素養,共同推動科普事業發展,協力建設科技強國!
讓我們共同期待,科普點亮生活,科技引領未來,攜手共創健康中國新篇章!

文:張祖笑,周夢晨
圖:武漢市科學技術協會、張祖笑、雷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