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提升勞動教育課程實踐性、社會性及應用性,拓寬勞動教育實踐陣地,12月4日,基礎醫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郭俊紅、楊方、王晨晨、周夢晨4位老師帶領19名2021級基礎醫學專業本科生前往武漢擎科,走出校園教室,深入生産勞動一線,開展“醫學基礎實驗技能勞動實踐”課程學習。
本次勞動實踐主題包括理論學習與生産勞動實踐兩大環節。在理論學習環節,同學們學習了Oligo合成原理、方法與純化方式,基因測序原理、方法與流程和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服務項目等内容。理論學習結束後,同學們實地參觀了生産車間和實驗室并開展生産勞動實踐。

在生産勞動實踐環節,同學們依次進行了Oligo合成過程中自動噴碼标記、自動加樣和自動稀釋等操作,實踐了全自動Tips盒裝儀自動裝移液器吸頭過程,随後,同學們進行了DNA測序過程中瓊脂糖凝膠電泳批量加樣與全自動切膠等,體驗實際生産中規模化批量化的操作模式。在該實踐環節中,同學們在紛紛感歎先進儀器設備為工業化批量生産提升速度、帶來便捷的同時,也意識到生産技術的持續發展離不開基礎理論研究和實驗技能的支撐,這也對現階段的學習提出了更高要求。最後,同學們集中參觀了武漢精準醫療産業基地,認識與了解了當前生物醫藥行業現狀和發展前景。


本次勞動實踐内容豐富,類型多元,是“醫學基礎實驗技能勞動實踐”課程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融合的初步探索,在接下來的勞動教學中,實驗中心相關老師将繼續挖掘勞動教育元素,切實助力勞動教育落實落地,更好地推進“五育并舉”,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撰稿人:王晨晨、郭俊紅、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