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紅色曆史,傳承革命精神。4月8日至9日,在學院黨委書記秦選斌帶領下,88858cc永利官网黨委組織60餘名黨員職工赴南昌開展“貫徹二十大、啟航新征程”專題教育培訓活動,邀請江西省委黨校楊澤娟教授上專題黨課,并先後參觀了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新四軍軍部舊址、小平小道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
楊澤娟教授以“南昌---人民軍隊的搖籃”為題做了精彩生動的報告,她詳細回顧了八一南昌起義的曆史背景、起義原因和從策劃到發動以及起義勝利後部隊轉移的整個經過,重溫那段艱辛而不平凡的曆史。她深刻闡述了八一南昌起義的曆史功績,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标志着中國共産黨獨立領導革命戰争,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和人民軍隊的誕生,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産黨直接領導的帶有全局意義的一次武裝起義,與之後的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一起極大地擴大了中國共産黨的影響力,培育了聽黨指揮、敢為人先、百折不撓、為民奮鬥的偉大“八一精神”。

實地參觀中,大家來到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恢弘大氣的人物雕像《一代英豪》,紀念南昌起義的五位領導人: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和劉伯承,紀念館内保留了原有“第一槍”、“軍旗”等曆史文物和步槍大炮等革命時的軍備,把大家帶入到那個生死攸關的曆史時刻,生動再現南昌起義的光輝篇章和壯烈畫面。

在新四軍軍部舊址,全體黨員列隊肅立,在秦選斌同志帶領下,重溫入黨誓詞,向革命先輩敬獻花籃,鞠躬緻敬,唱響《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跟随着講解員,回顧新四軍的光輝曆史。1938年1月,新四軍軍部從武漢移駐南昌,葉挺、項英、陳毅等新四軍領導人完成新四軍組建任務。抗戰八年,新四軍的抗戰事迹遍及大江南北,蘊育的“鐵軍精神”光耀千秋。陳列館内一件件珍貴的曆史文物,一段段詳實的文獻史料,讓大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新四軍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壯舉和中國共産黨的偉大。



小平小道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偉人鄧小平同志1969年 10月至1973年 2月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也是鄧小平同志設計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重要思想的萌芽地。伴随着講解員的講解,大家參觀“小平小道陳列館”、“小平勞動車間”,重走“小平小道”,觀看鄧林攝影展,傾聽一張豆腐票的生動故事,都被鄧小平同志在逆境中不忘初心,追求理想,攻堅克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與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深深地打動。

活動結束後,秦選斌書記做了總結,他說通過專題黨課和實地參觀,大家都對八一南昌起義和新四軍的誕生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認識,對鄧小平同志在南昌勞動時的生活和工作有了直觀的感受。結合新時代新征程,他要求全體職工傳承偉大建軍精神,向革命先烈汲取信仰的力量,一要敢為人先,自立自強,在醫學相關的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潛心研究,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二要堅定信念,艱苦奮鬥,樹立遠大理想,為最後的成功不斷積蓄力量;三要團結協作,報效國家,要善于依靠組織依靠團隊的力量,取長補短,促進個人發展,勇擔立德樹人使命,為一流大學和一流學院建設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