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緬懷抗日先烈,重溫紅色經典,2018年6月10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88858cc永利官网神經生物學系黨支部赴沙家浜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參觀學習和實地體驗,開展支部主題黨日活動。

黨員和重點培養對象11人在沙家浜革命曆史紀念館門面對黨旗宣誓,并在阿慶嫂救新四軍的雕塑前合影,向革命先烈敬獻花籃。革命樣闆戲“沙家浜”在50和60後的記憶中揮之不去,也影響到70後。老黨員施靜、林傳友老師不僅哼唱了幾句“沙家浜”,還給我們70後和80後黨員講了沙家浜的革命故事。



位于常熟市的沙家浜革命曆史紀念館再現了當年沙家浜抗日軍民魚水情深,共同抗敵的感人事迹。在抗日戰争時期,位于陽澄湖畔的沙家浜成為蘇、常、太遊擊根據地。依靠當地人民群衆的支持,利用陽澄湖地區天然地理條件,開展艱苦卓絕的抗日武裝鬥争。血戰沙家浜、陽溝婁、伏擊八字橋、夜襲浒墅關、奇襲虹橋飛機場等曆史事件至今仍廣為傳頌。展覽館還展出了滬劇《蘆蕩火種》如何改編為京劇《沙家浜》的始末,神經生物學系支部的黨員們被藝術家們的再創造深深歎服,重溫了領袖、作家和戰士聯手打造藝術精品的佳話。



随後支部黨員們又來到高大茂密的蘆葦蕩,在遼闊、幽深、曲折、迂回的蘆葦迷宮中,領略到昔日新四軍戰士與日寇周旋于此時寫下的壯麗詩篇。在"春來茶館",仿照京劇《沙家浜》春來茶館的原貌保存着八仙桌、七星竈、銅壺等物件,在此品茗休憩,我們回味着“壘起七星竈,銅壺煮三江”的阿慶嫂唱段,遐思當年她智鬥敵僞的風采。
通過這次沙家浜紅色革命基地參觀學習的支部組織黨日活動,神經生物系支部黨員不僅緬懷了抗日先烈,重溫了紅色經典,而且激發了愛國熱情,增添了工作動力。紛紛表示要以抗日軍民為榜樣,團結一心,克服困難,充分發揮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在教學科研、思想教育、組織發展等各項工作中争取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