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中國快四年了,這是我第一次走進中國的農村,真是太棒了!”來自巴基斯坦的洪傳遠(HASSAN MAHMOOD),站在王店鎮磨山村的特色石闆路上,話語間是掩藏不住的興奮。
2020年11月14日,由88858cc永利官网組織,國際教育學院、學校扶貧工作隊協辦的中外學生走進孝昌新農村活動圓滿舉行。來自中國、巴基斯坦、烏克蘭、岡比亞、多米尼克、埃塞俄比亞等13個國家的24名優秀中外學生,沐浴着秋日暖陽,走進湖北省孝昌縣王店鎮的磨山村,開展以“深入美麗鄉村,感受偉大成就”為主題的田野調查實踐活動,親身體驗、實地感知了新中國脫貧攻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成果。為了讓學生們獲得更好的實踐體驗,輔導員陳曦老師12日晚專門召開了行前說明會,提醒學生做好安全防疫措施的同時,介紹了磨山村的發展概況以及精準扶貧的成就,進一步激發了同學們深入了解新農村建設的興趣與熱情。

王黎書記帶領同學們走進王店鎮磨山村,迎面而來的是錯落有緻的農家小院、平坦整潔的瀝青柏油路、以及村子裡四通八達的特色石闆路。來自埃塞俄比亞的何葉(TSEHAYE MERON FTWI)笑着說,要不是自己被農戶家養的鵝群追趕,她都不敢相信這是一個農村。
作為取得顯著脫貧成效的示範鄉村,磨山村的秀美令人耳目一新;這一切正是社會主義新農村脫貧攻堅、快速發展的縮影。通過突出産業扶貧、加強教育扶貧、推動文化扶貧等一系列精準扶貧措施,磨山村産業經濟不斷擴大,基礎建設不斷加速,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在磨山村,學生們興緻勃勃地參觀了民俗文化館、村史館、農耕館、石藝館,詳細了解了磨山村的民俗文化、建村曆史和經濟發展現狀。通過當地村民的生動介紹,大家對這些中國特色文化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農耕館飽經滄桑的原始織布機,到石藝館斑駁流年的石碾石磨,穿過中原突圍第一槍的炮火紛飛,體驗龍藏春水塘的神奇魅力,傾聽民俗嫁娶的歡快唢呐,在各種曆史符号的碰撞與交融中,觸摸中華傳統文化跳動的脈搏。
2018級MBBS國際學生李佳(LYUBOV AHUJA)對民俗館印象深刻。她表示:“雖然印度與中國隔着喜馬拉雅山,但是在農村生活方式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這種感覺很不可思議,仿佛又回到了我的家鄉。”來自乍得的國際學生百特(BETORA DJIMILENGAR),在看到打糍粑的場景時,驚喜地說“我們國家也會用這種方式來制作食物、榨取果汁”。
在王店鎮韻鶴生态園,新鮮美味的農家菜讓學生們贊不絕口。在得知村裡通過特色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等項目建設,給貧困戶創造在家門口就能工作的機會,從而幫助村民脫貧緻富,走上小康之路的消息後,同學們都表示感慨萬千。中國學生喻志強說“新農村的建設給了曾經有名的貧困村一個全新的面貌,這是社會主義精準扶貧的顯著效果,我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


活動中,中外學生們一起攀爬磨山、遊覽董永公園,近距離感受大自然美好的同時,體悟中國傳統的孝文化,最後在落日的餘晖下依依不舍地踏上回校的行程。來自岡比亞的孟都(MOMODOU BAH)表示疫情爆發以來自己一直待在學校裡,這次活動給予他不一樣的視角看中國,他非常珍惜這次機會,希望以後還能參加類似的活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标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赢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88858cc永利官网通過組織這次田野調查實踐活動,不僅緩解了疫情防控以來留校學生的心理壓力,更加深了國際學生對中國脫貧攻堅、新農村建設的理解和認識,為培養知華、友華的優秀國際學生奠定了基礎,激勵着學生們在國際舞台上,傳播真實的中國聲音,講述美好的中國故事。(通訊員:陳曦)